当前位置 : 北美新闻

拜登國情咨文與事實的三個「脫節」 发布日期:2023/2/14 来源: 打印
新華社記者葉書宏 樊宇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發表國情咨文,除了宣揚自己上任以來的「政績」,大肆吹噓美國處於幾十年來的「最好狀態」,不忘炒作中國話題,宣稱美國將採取措施應對「中國帶來的長期威脅」,近日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貶低中國經濟運行。概括其大意就是,在他的領導下,美國越來越好,正在完勝中國。
  很明顯,拜登一方面在進行「毫不謙虛的年度自我表彰」,另一方面則是通過渲染「中國威脅」煽動恐華情緒,以外部樹敵的方式套取民眾支持。然而,演講所極力描繪的內外部情勢,與現實嚴重脫節,注定只會是一場難以令人信服的政治秀。
  首先,演講試圖營造的樂觀情緒,與美國民眾切身感受嚴重脫節。在「美國瀰漫悲觀情緒之際」,拜登花大量篇幅描繪其政府在過去兩年所取得的經濟社會成就。對此《華爾街日報》發出了「扎心」的質問:拜登總統用大量篇幅慶祝他所說的成就,如果他為美國做了那麼多,為什麼大多數美國人並不買賬呢?《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報道說,大約40%的美國人表示,他們的經濟狀況比拜登就任總統時更糟,只有16%的人說狀況更好了。美國最新民調顯示,62%的美國人認為拜登在兩年內取得的成績「不多」或者「幾乎沒有」,65%的人認為美國目前「正走向錯誤的道路」,拜登公眾支持率僅有41%,接近他就任總統以來的最低水平。
  其次,演講試圖塑造的美國形象,與國際社會對美認知嚴重脫節。拜登在演講中試圖說服人們,美國已扭轉在世界上失去影響力的趨勢,然而現實並不支持拜登的樂觀論斷。貧富分化、政治極化、黨爭激化、社會撕裂、毒品槍支氾濫、種族歧視嚴重、警察暴力執法……國家失能、政治失效、社會失序在美國愈演愈烈。「佔領國會山」事件、眾議院議長選舉難產,讓美國的「民主燈塔」人設蕩然無存;挑動地緣衝突、四處耀武揚威、煽動陣營對抗、脅迫他國選邊站隊,種種霸權霸凌霸道行徑更是讓世界「苦美久矣」。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民調顯示,近一半美國人認為,近年來美國全球影響力和軟實力正在下降,僅19%的人認為美國影響力「正在增強」。
  再次,演講所傳遞出的對華認知,與當前中國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嚴重脫節。拜登在演說中渲染威脅強化競爭的同時,不忘唱衰中國發展前景。然而中國的發展並非拜登所言。過去三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4.5%,增速遠高於世界經濟平均增速1.8%,也高於美國、歐元區和日本。年初以來,中國經濟在優化調整防疫政策後加速回升的力度令外界印象深刻。近期,多家國際機構不約而同調高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由4.4%調高至5.2%。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在強勁經濟數據的刺激下,全球投資者今年以來創紀錄地買進了價值210億美元的中國內地股票。
  出了問題都歸咎於中國是美國政客轉移國內輿論視線最常用的「擋箭牌」,拜登亦不例外。美國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曾以「中國:對美國好用的‘替罪羊’」為題這樣總結:美國的政策是在持續將錯誤扔給別人,將自己扮演為受害者。拜登的前任對這種套路樂此不疲,拜登本人看來也從中「找到了靈感」,因而在此次國情咨文演講中「大放異彩」。
  當前,美國正面臨多重挑戰,債務上限警報拉響多時,物價高企困擾民眾生活,經濟衰退風險陰雲籠罩……美國政府真正要做的是認清形勢、正視問題、解決問題。政治粉飾只會對民眾造成誤導,渲染威脅只會對中國產生誤判,用競爭定義中美關係是片面的,以競爭之名搞污衊抹黑乃至限制別國正當發展權利更是不可接受。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對彼此是機遇而不是挑戰,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世界大國就要有大的樣子,就要有如此格局和氣度。
  拜登總統,請不要老拿中國說事,還是專注于解決美國自身的問題吧!(完)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