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北美新闻
至今都不肯相信,這位偉大的「地球主義者」,我們中美後現代發展研究院創院院長、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 我們亦師亦友20多載的世界著名後現代思想家小約翰·柯布院士真的遽歸道山,離我們而去了。這離2月9日他百歲生日僅有六周時間,說好的一起慶祝他的百歲華誕呢?還有6月份他要做主旨發言的第18屆生態文明國際論壇呢?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他太累了。這個一生忠誠世界,為地球操心一生的「生態聖賢」太累了。他需要休息了。
作為過程哲學的第三代傳人,西方「綠色GDP」的思想先驅和世界生態文明運動的旗幟性人物,早在上世紀60年代末,他就開始註意到美國和西方世界的生態危機。1969年他實現了自己人生的 「生態轉向」並於1971年發表了《是否太晚?》一書,這是世界上首部生態哲學專著。書中他預見性地警告了生態危機的嚴峻性,並提出要適當調整國家事務的優先順序。其後的幾十年間,他撰寫了大量有關生態方面的著述。其中有《是否太晚?》,《超越對話》,《生命的解放》,《可持續性社會》,《可持續共同福祉》,《綠色GDP》,《地球主義對經濟主義的挑戰》,《為了共同的福祉》(中文版書名為《21世紀生態經濟學》),《後現代公共政策》,《我們共同的家園》,《中國與生態文明》和《選擇生:作為世界最好希望的生態文明》等。在他看來,現代工業文明是一種內含自毀基因的文明。因為這是一個個體摧毀共同體,城市摧毀鄉村,理性摧毀感性,競爭摧毀和諧,抽象摧毀具體,消費摧毀生活,金錢摧毀精神,知識摧毀智慧,虛無摧毀價值,人類摧毀自然的文明。為了避免人類自毀的命運,有必要創造一種新的文明--生態文明。
為了「呼喚人們的生態覺醒」,他傾其所有於2015年6月4日至7日在加州克萊蒙組織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型的關於生態文明的跨學科會議」——「生態文明千人大會」,展示了這位偉大地球主義者心憂天下的淑世情懷以及意欲拯救地球的慷慨擔當。
柯布院士對中國非常友好,生前多次訪問中國,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支持者。中國人譽之為「我們時代的生態聖賢」。浙江蓮都,雲南普洱,河南洛陽都建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布院士生態文明工作站」。他認為中國文化特別是作為其根基的儒、道、釋所倡導的天地人和、陰陽互動的有機過程理念,應成為生態文明的支柱性觀念。他主張中國規避西方工業文明的誤區,直接進入生態文明,認為這將是中國的一個千載難逢的偉大機會。
哲人其萎,風範永存!敬愛的柯老您安息吧!您留給世間的智慧與大愛將永不磨滅!您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作者樊美筠博士系中美後現代發展研究院項目主任,柯布生態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