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北美新闻
新華社紐約6月15日電 新聞分析|「閱兵秀」遭遇全國抗議折射美國巨大裂痕 新華社記者夏林 14日,美國陸軍建軍250周年,一場高調的閱兵式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登場:坦克隆隆駛過,戰機在空中呼嘯,6000多名官兵列隊而行。這是自1991年以來美國首次舉行閱兵式。 這一天,全美50個州,數百萬民眾走上街頭,發起約2000場抗議活動:他們高舉「不要國王」的標語,高喊「沒有法治就沒有和平」「關閉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等口號,表達對美國政府移民、衞生、教育等方面政策的不滿。 同一時刻,兩種景象,映射出美國政治、社會的巨大裂痕——一些美國人為聯邦政府歡呼,另一些人則譴責聯邦政府擴大行政權力、在洛杉磯部署軍事力量。「如同一場分屏式的對抗。」美國《紐約時報》如此形容。《華盛頓郵報》評論說,街頭閱兵與抗議交織,折射出美國社會內部對國家未來走向的深度分歧和激烈碰撞。 歷史上,美國的閱兵活動多發生在取得明確軍事成果、國內相對團結的時刻,如1991年海灣戰爭結束後的閱兵。而此次閱兵不僅未能凝聚民心,反而加劇美國撕裂。美國輿論認為,14日也是美國總統特朗普79歲生日,閱兵是其政府展示軍事力量的一場「權力秀」。白宮則堅稱日期是巧合。 《華爾街日報》評論指出,席捲全美的抗議活動折射出「對特朗普政府利用軍隊提升自身形象、推進其政治目標的擔憂」。 本月,美國聯邦執法機構在洛杉磯縣多地展開針對非法移民的執法行動,引發衝突,特朗普下令派遣加州國民警衞隊人員支援。美國法律專家說,這是1965年以來美國總統首次在未獲州長請求的情況下調動州國民警衞隊。國民警衞隊和洛杉磯警方同當地民眾發生激烈衝突,釀成騷亂,騷亂隨後蔓延至其他移民聚集的美國城市,並引發全美範圍持續多日的抗議浪潮。 圍繞特朗普政府向洛杉磯派遣國民警衞隊和海軍陸戰隊的做法,美國兩黨爆發激烈的「口水仗」。美國民眾觀點也極度分裂,支持者與反對者之間存在明顯的地理分佈和黨派差異。英國《衞報》評論文章認為,洛杉磯騷亂不單單是移民議題,更體現出美國兩黨和民眾在制度觀念、公共資源配置等方面的深層分裂,成為美國政治極化和社會撕裂的又一鮮明表現。 美國《新聞周刊》評論說,從洛杉磯騷亂到閱兵日抗議,美國民眾對白宮行政權力和行為的意見分歧加劇,凸顯出美國社會對美國民主制度的普遍擔憂。美聯社更直接指出,一邊是高調閱兵,一邊是抗議遊行,這劃出了「美國鮮明的斷層線」,「華盛頓成為向世人展示美式民主混亂的櫥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