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北美新闻
日本消费者正苦苦挣扎于不断上涨的米价,而农民们则表示,由于耕地面积减少和生产成本飙升,种植水稻已无利可图。
在静冈县滨松市,拥有约25公顷稻田、年产120吨大米的宫本淳(Jun Miyamoto)被认为是一位重要的稻米种植户。他表示,今年的商机明显增多。
“已经有很多公司联系我,说想从我们这里购买大米。我几乎每周都在与不同的买家洽谈价格。”他说道。
日本的大米产量一直在稳步下降。20世纪70年代,日本拥有超过200万公顷的稻田,年产大米约1200万吨。到2023年,稻米种植总面积下降到134.4万公顷,其中只有124.4万公顷用于种植主食米。加上极端高温和干旱,稻米总产量降至716.5万吨,其中只有661万吨用作主食。
“多年来,他们(政府)一直说我们稻米太多了,所以(政府)不鼓励我们种植稻米。如果我们把稻田改成旱地,改种小麦或大豆等作物,他们就会提供补贴。这项政策已经实施了几十年,现在日本的整体稻米产能已经下降了。”宫本说道。
日元快速贬值和全球供应中断推高了燃料、化肥和农药等进口必需品的价格,导致稻米种植成本不断攀升。宫本说,他多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宫本现年50多岁,是村里最年轻的稻农。当地超过70%的稻农年龄在70岁或以上,有些甚至已经90多岁了。随着年轻一代放弃务农,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确保供应,日本的农业合作社一直在提高大米收购价格。然而,即使目前价格高企,农民们表示他们也只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
为了稳定价格,日本政府向市场投放了低价储备大米。但专家表示,这不太可能解决根本问题。
“大米批发行业是一个多层级的结构,大米在批发商之间经过多次交易。中间商越多,价格就越高。这些成本最终会传导到零售商和消费者身上。”神户松阴大学人文科学系教授富田基则说道。
富田基则警告说,目前正在投放的60万吨储备大米不足以满足日本的需求。如果现在用完,将来发生灾难时可能就没有任何库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