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北美新闻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7月10日報道,歐盟批準了一項計劃,允許企業繼續在美國境內存儲有關歐洲人的數據,從而避免代價高昂的跨大西洋數據流可能的中斷。
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10日宣布的這項協議標誌著與美國就數據傳輸問題進行的漫長談判結束。數千家公司使用數據傳輸來執行銷售在線廣告和檢測網站流量等操作。
這個問題一直是包括元宇宙平臺公司和「字母表」公司旗下的谷歌在內的一些全球最大科技公司關心的問題。這些公司在對其歐洲業務至關重要的數據傳輸問題上面臨法律質疑。
不過,10日獲批的《跨大西洋數據隱私框架》預計將面臨來自歐洲隱私維權人士的法律質疑,他們早就說美國必須對監控法律進行重大修改。
歐盟一家法院於2020年裁定,此前一項允許跨大西洋數據流動的協議為非法,因為美國沒有給歐盟個人提供一種有效的方式來挑戰美國政府對其數據的監控。自那以來,從歐洲向美國傳輸數據一直備受質疑。
歐盟隱私監管機構今年早些時候對元宇宙平臺公司罰款12億歐元(約合13億美元),因為後者在美國境內的服務器上存儲歐洲用戶的信息。該公司還被告知停止向美國發送臉書歐洲用戶的信息,如果在秋季之前沒有新的合法途徑將其保存在美國,則要刪除已發送的數據。
10日宣布的這項協議意味著元宇宙公司應該能夠避免刪除數據和停止傳輸數據的指令,但預計該公司仍將被罰款。元宇宙公司表示將對歐盟的隱私裁決提起上訴。
元宇宙公司10日說,它對這項數據流動協議表示歡迎。它說,該協議將保障大西洋兩岸人員和企業所依賴的商品和服務。
代表包括亞馬遜和谷歌等公司在內的美國計算機和通信業協會說,該協議將為公司在跨大西洋傳輸個人數據方面提供充分的法律確定性。
這項協議立即生效。去年布魯塞爾和華盛頓就數據隱私問題達成初步協議。
該協議要求美國設立一個有權處理歐盟個人訴求並在發現違反美國法律時實施補救措施的法院。美國總統拜登去年在一項行政命令中宣布設立該法庭,美國稱之為數據保護審查法院。
根據這項政令,美國的公民自由保護官員將首先對投訴進行審查,並可能在數據保護法院接受第二層審查。
作為與歐盟協議的一部分,美國還承諾限製收集能夠攔截電子通信的信號情報。
拜登說,該協議反映了雙方對數據隱私的共同承諾,並將在美國和歐洲創造更大的經濟機會。
負責法律的歐盟委員迪迪埃·雷恩代爾說:「個人數據現在可以自由安全地流動。」他還說,歐盟委員會相信它能夠在法律質疑面前捍衛該協議。
此前的兩項數據協議——即《安全港》和《隱私盾》——被歐洲法院駁回。
奧地利律師、隱私維權人士馬克斯·施雷姆斯領導了對此前協議的法律質疑。他說,他也計劃對這項最新協議提出質疑。他說:「我們需要美國修改監控法律來實現目標,但我們根本沒有。」
該協議是在美歐當下的密切合作期間達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