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易言堂
Gap、耐克和Levi's等品牌过去几年积极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将生产线迁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降低成本和规避贸易风险。然而,美国政府对越南等国加征的高额关税,却让这些企业的算盘落空。成本不降反增,利润空间被挤压,股价随之暴跌,凸显出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这一局面反映了跨国企业在全球化与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两难处境:一方面,企业希望分散供应链风险,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另一方面,关税政策、贸易壁垒等外部变量让所谓的“成本优化”变得难以预测。更讽刺的是,原本为减少对华依赖而进行的产业转移,如今却因美国自身的贸易政策而受挫,显示出全球产业链深度交织的现实难以轻易切割。
长远来看,企业或许需要更灵活的策略,而非简单地将生产线从一个国家搬到另一个国家。真正的供应链韧性,不仅关乎地理位置,更在于能否应对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否则,类似的“关税陷阱”可能还会在未来的全球贸易战中反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