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档案
2011年,61歲殘疾老知青鄭開全退休無人照顧,想找一名保姆。應聘者進門說了沒幾句話,鄭開全認出來人竟然是他插隊時村裏的初戀女友。他激動地說道:“大妹子,你是吳家溝的張玉芬嗎?”初戀女友眼淚婆娑地問道:“你是小鄭,鄭大哥嗎?”
鄭開全連忙說道:“是的,玉芬,我就是當年你們村的那個小鄭。”
沒想到相認以後,回過神來的張玉芬卻一臉不屑地說道:“這活兒我幹不了,您另請別人吧!”話說完便扭頭朝大門走去。
鄭開全一下子急了,一瘸一拐上前就要拉住張玉芬。不料,由於動作太大,把假腿弄掉了,咣當一聲砸在地上,而他自己也重重地摔倒在地。張玉芬見狀急著扶他起來,嚇得大喊道:“鄭大哥,你怎麼了?”
而鄭開全還沒坐穩,便老淚縱橫地說道:“玉芬,你不必驚慌,聽我給你解釋好嗎?”
那年,鄭開全離開延安吳家溝當兵後,在部隊裏積極訓練,踏實肯幹,又有點文化,很快就當上了大隊通訊員。三個月新兵訓練完成後,他去到了艱苦偏遠的連隊,一邊保衛祖國,一邊認真學習,三年時間便入了黨考上了軍校。
軍校畢業後,鄭開全在廣東的一個連隊裏當了一名排長,原本計畫探親回來就娶張玉芬。可是還沒有等到探親時間,他便在一次實戰演習中為了掩護戰友而英勇負傷,炸斷了一條腿。
傷好後,看見自己殘缺不全的腿,鄭開全心裏很自卑,覺得不但再也不能給張玉芬帶來幸福,反而會成為她的累贅和負擔。便含淚寫了一封信給張玉芬:“玉芬,我已經結婚了,不要等我。”
說到這裏,張玉芬早已淚流滿面,揩了一把眼淚繼續聽他講。
鄭開全拖著殘疾自強不息,從部隊回北京後當上了一名領導。一次偶然的機會遇見了當年愛慕他的女知青孫佳慧,兩人便在一起了,還有了兩個兒子,並且都考上了大學,如今都參加工作了。可是孫佳慧卻患上癌症,於2006年離世,年僅55歲。
如今鄭開全退休在家,孑然一身行動不便,兩個孩子便給他找一個保姆。前兩個保姆他都不同意。沒想到第三個竟然是自己的戀女友,也就有了開始的那一幕。那麼,他們之間曾經有何故事?怎麼會分開呢?
1969年,19歲的鄭開全和其他12名知青一起來到延安吳家溝插隊落戶。由於他在學校當過班長,組織能力很強,成為知青點的負責人。人又長得高大英俊,玉樹臨風,不到一個月他就熟悉了生產隊的農業生產工作,當上了一名小組長。而生產隊長張大山的女兒張玉芬,因為讀過初中,也在隊裏擔任記工員。
張隊長年輕時因為馴馬不慎,被踢壞了下身,失去了生育功能,夫妻倆便把唯一的閨女張玉芬當成寶貝一樣撫養。初中畢業後的她就出落得亭亭玉立,美麗大方,是遠近聞名的大美女。
兩人在生產隊的勞動中經常碰見,都有些文化,便有共同話題,慢慢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在一起幹活時,雖然彼此很少講話,但雙方愛慕的眼神,卻逃不過其他兩位也看中鄭開全的女知青的眼睛。一位女知青自知無法於張玉芬相比,敗下陣來,而另一個叫孫佳慧的卻迎難而上,經常打扮得漂漂亮亮,衣著上張玉芬明顯趕不上她。
然而,鄭開全喜歡的是張玉芬鄉下丫頭那樣的自然美,面對孫佳慧的多次暗示,他都無動於衷。眼看他們走得越來越近,孫佳慧也使出了一個大招。
一天晚上,孫佳慧邀請鄭開全去小河邊散步,趁著四下無人和月色朦朧,她不斷的表示愛意。說得鄭開全開始有點動搖了。當兩人擁抱在一起時,他的腦袋裏突然閃現出張玉芬的身影。於是,他猛地推開了她並說道:“你是一個好姑娘,只是我們不合適。”氣得孫佳慧哭著跑了。
就這樣,他和張玉芬的關係逐漸公開了,人們也覺得他們郎才女貌,是天生的一對。
1972年,鄭開全驗兵身體合格,他卻為張玉芬不想當兵去。可張玉芬不同意,因為這樣改變命運的機會不多,堅持讓他先當兵,退伍後再來娶她。
當兵前的晚上,兩人一起來到了經常約會的秘密地方,張玉芬把自己給了鄭開全。第二天,她左一程右一程送他去部隊。
沒想到就是那一次偷嘗禁果,卻有愛情的種子生根發芽,張玉芬懷孕了。她不顧別人的譏諷,認定自己是革命軍人的妻子,堅持把兒子生下來。一個人帶著兒子,年復一年等待著鄭開全。不料,六年後原以為他會回來娶自己,過全家團圓的日子,卻等來了分手的訣別信。
哭昏在地的張玉芬,在家休養兩個月後,嫁給了本村的老實男人錢進山。錢進山細心對待鄭開全給張玉芬留下的兒子。婚後他們又生下一女。已經走出愛情陰影的張玉芬,和丈夫一心供一雙兒女讀書,兒女們也沒有辜負他們,一前一後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和北京礦業大學。
兒子上學,花光了老兩口的積蓄,到女兒這裏,就要憑著借貸來應付部分費用。然而,就在女兒考取研究生的聚會上,丈夫因為高興,飲酒過量不治身亡。為了償還債務,也為減輕兒女的負擔改善現狀,她下決心將家裏承包的土地交給了公婆,隨女兒來到北京,開始在北京打工。可是,年紀太大不好找工作,當保姆成了她的首選。打工若干年後,才有了文章一開始的那個場面。
這時,搞清楚事情原委的張玉芬沒有再責怪鄭開全,多年的怨恨逐漸消除,變得和顏悅色起來,她也成了鄭開全的正式保姆。可是相處沒幾天,鄭開全就向張玉芬表白,想要和她在一起,再續前緣。
這時,張玉芬猶豫了,她說道:“現在不是她說了算,還要徵求兒女們的意見。”後來,在鄭開全的建議下,他們利用中秋節把四個孩子聚集在了一起,講述了他們的愛情故事,徵求孩子們的意見。
結果孩子們聽後十分震驚,也十分高興,尤其是張玉芬的大兒子,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父親,解開了多年的心結。於是,孩子們在國慶日一起為他們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婚禮。有情人終成眷屬。
(文章照片均選自網上,來源:記錄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