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档案

地裏方便 发布日期:2023/12/18 来源:國際日報 打印

PIC9.png

幹大田活時,上廁所是個大問題。雖然農場的土地大都是丘陵緩坡型,到坡上或坡下去方便,即可避開人們的視線。但是由於地塊太大,坡度太小,想要避開人們的視線,也需要走出相當長的距離。

男知青還好辦,女知青們除了要避開人們的視線之外,還要避免方便的聲音被男知青聽到。在大田地裏,一點兒小聲音就能傳得很遠,所以她們走出的更遠。

如果幹活的地塊兒不是緩坡地,無法避開人們的視線時,一般情況下,男知青反倒不避諱了。稍微走出一段兒距離後,身子一背即開始小解,即使水流衝擊的聲音被女知青聽到,也毫不在乎。

女知青則數人一夥兒走出很遠,用人體圍成一道屏障,擋住人們的視線,然後輪流小解。所以地裏方便是男知青單獨行動的多,女知青集體行動的多。

時間長了,有些男知青膽子越來越大,發展到竟敢在女知青身邊小解。如幹水稻田活時,由於每個人的衣服都是濕漉漉的,手腳沾滿了泥漿,小解起來很不方便,況且又要走出很遠的路,令人煩惱。所以一些男知青乾脆就在水田裏小解。

一次工間休息時,男女知青都背靠著背坐在田埂上,相距不遠。偷偷小解的男知青小心翼翼地把尿尿到了叉子把上,讓尿無聲無息地流到水田裏,以免被女知青聽到。有人惡作劇的,突然將其叉子挑開,嘩嘩嘩的流水聲猛然驚動了背後的女知青。她們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兒,都不由自主地回頭觀望,但馬上就明白了這是怎麼一回事。立即轉回,裝作啥也沒看見。

(文章照片選自網上,來源:葉工講故事 作者:胡玉良)

 

編者評論:

顯然,文章中描述的是把男女知青集中到一起勞動。這就是兵團(農場)知青的特點,和插隊知青顯著不同。討論知青問題要分模式分階段,這裏也能看到根據。

插隊知青不可能集中,都是和當地社員一起勞動,知青在其中只占很少的人數,不會有文章上述場景發生。生產隊一般都是男女社員分開,女社員由婦女隊長帶領,幹適合婦女幹的活。“男女混雜,幹活不乏”的狀況,一年也沒有幾天,是很難得的機會。

最初和男社員一起到地裏幹活,知青也曾經問:廁所在哪兒?當地人指指天指指地:你看這個廁所有多大?好不好!

我插隊的中條山前坡沿,全都是梯田,當時也自豪地稱為“大寨田”。方便也不會離幹活地點太近,不是避諱,而是氣味。一般到下風的一層地墊根去解決。在這裏,其實“男女混雜”時解手也不是大問題,女的一樣可以去地墊根“打洞”(我們隊長的語言)。最不方便的是說話。男社員一起幹活,總是說不完的下流話,傳說不盡的葷段子。

可是當著一些未婚姑娘的面,那些下流語言就不那麼好意思說出口了。只是遇到帶了兩三個孩子的母親,已婚男人們則是故意說些“用不著的”,占著上風,占著便宜,逗得大家哈哈一樂。嚴格說,就屬於當面調戲。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有個“第七條”,插隊以後我們知道:並非無的放矢。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