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档案

我的老房東是地主(續) 发布日期:2024/5/28 来源: 打印

老房東為兵團知青治病

有一次挖渠我不慎著涼,感冒發燒流鼻涕,連衛生室小白給我開了退燒的藥,可是高燒兩日卻不退。沒想到老房東許大叔還是個土郎中,(據說他祖上是河套一帶有名的郎中)在許大嬸再三懇求下,他才給我瞧病。他確實懼怕給我看病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他給我熬了一些草藥,還將兩小瓣蔥頭塞進我的鼻孔,(半個小時就不留細鼻涕了)許大嬸還為我做雞蛋面湯,我很快地退燒了,轉天病痊愈了。我從心底充滿了對許家的感激,這次百裏下鄉挖渠,有幸遇到了好心的許家人。

在全團挖渠會戰的最後階段,我連的何排長與多名戰士都患了重感冒。火線減員,直接影響了連隊挖渠工作的進度,連裏領導都很著急。連部衛生員小白忙得焦頭爛額,她向我訴苦。我主動去連部找指導員,向他推薦了土郎中許時珍,並也提到了他曾於北平師範讀書,在鄉村三十年鉆研中醫學,由於出身地主家庭,一直閑置種地務農。金指導員是大學畢業後走進了解放軍行列的,他很理解許時珍這樣的出身不好的知識分子,同情他人生所經歷的挫折和遭遇,他完全同意許時珍給連裏戰士看病。金指導員還讓村支書韓歪脖一同前去,這樣也是得到了村委會的支持,對於村裏日後使用許時珍起了關鍵的作用。本來村支書韓歪脖一直對地主子弟許時珍有偏見,但這次看到金指導員、解放軍幹部如此看重許時珍,為人圓滑、見風使舵,當了四十多年村支書的他也立刻轉變成一個伯樂。

當許大叔看到我陪了金指導員和村支書韓歪脖來到他家時,年過半百的他很受寵若驚,他忙指使許大嬸燒水泡茶。許大叔做夢也沒有想到兵團解放軍幹部第一次光臨他的寒舍,特別是一直歧視他們許家的村支書韓歪脖,竟破天荒地來到他家,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在金指導員的真誠邀請下,在村支書的點頭認可下,為人低調謙虛的許大叔才勉強答應出山為兵團戰士看病。

在許大叔為連隊患病的戰士看病的時候,我還為他捏一把汗,萬一他看不好戰士的病,他這輩子別想出頭了。許大叔就是個神醫,他的幾副家傳草藥很神奇,勝過了若幹種治療感冒的西藥,將多名患重感冒的戰士很快地治愈並恢復了健康。當金指導員和何排長等幾名戰士來許家送感謝信的時候,村支書韓歪脖也給許大叔送來行醫執照,通過縣衛生局的審核與批準,正式聘他為村裏赤腳醫生。許大叔激動熱淚盈眶,感慨萬千……半個世紀過去了,許時珍大叔終於迎來他生命的轉折點,迎來了他的生命的第二個春天。不過,許大叔說他以後不會脫產行醫,他依舊種地,閑余時免費為鄉親們看病。那天,老房東許大叔很感激地對我說:「我能有機會為鄉親們出力,是我這輩子的造化,我這輩子有幸遇到了你。」

我離別了鄉村的老房東

一個多月過去了,我們團在東土城鄉的挖渠工作圓滿地結束了,在我們的艱苦努力下,提前完成了全團挖渠會戰的任務。來到時候,我們連裏的所有的知青還感覺到這裏有些土氣和荒涼,今天即將離開的時候,我們真的還有些戀戀不舍。

在離開小村莊的那天早晨,我們連的知青都已陸續地上了團裏派來的幾輛大卡車。許家人出來為我送行,金指導員迎上上去與許大叔及他的家人握手告別,何排長也來與許大叔告別,他很難為情地又很激動地說:「許大叔,很抱歉!剛來時我還滿腦子階級鬥爭,頭腦跟不上新形勢,錯怪了您,您是個好人!我還錯怪了排裏的戰士。」在大卡車要開動前,我才依依不舍地與許大叔握手告別。許大嬸抹著眼淚,許大叔的眼裏也湧出了淚花,我強烈地克製住自己的感情,不讓眼淚流出來。柱拄把一小布袋炒熟的瓜子送給我,他說:「昨晚我媽給你炒的瓜子,哥你以後一定來我家。」此時我的眼睛濕潤了,等我上卡車時,我的眼淚像一顆顆珠子落下來……….等汽車開出很遠的時候,我看見房東許大叔一家還在村頭向我們揮手告別……

尾聲

一年後,我接到師部調令,調到十七團糖廠(白彥花車站附近)。二月後,我又調到兵團電廠(烏拉山電廠)任宣傳幹事。八十年代初,電廠讓我去巴盟報社學習三個月,報社又借調我一段時間,我成了巴盟報社實習記者。說來也巧,報社讓我去東土城鄉采訪和調查一件事(因報社接到東土城鄉的一位農民來信反映的一些情況)。當報社讓我去東土城鄉采訪和調查的時候,我心裏特別高興,這次可以順便去東土城車站附近的小村莊看看老房東許大叔一家。可是等我在東土城鄉政府采訪調查結束後,正要啟程趕赴去小村莊的時候,突然接到電話,讓我火速趕回報社,說讓我與宋埔良記者采訪全巴盟農牧民體育運動會。鄉長送我走出鄉政府大門外時,又碰巧遇到了來鄉政府辦事的小村莊的老支書韓歪脖,當他已認出了十年前,還曾在他們村挖大渠的窮知青,今天又成了巴盟報社實習記者的我的時候,他顯得很尷尬,半天沒有言語。為了打破這僵局,我很大度並熱情主動地與韓歪脖握手並開口:「韓支書你好!有十年沒見面了,回村時代我向許時珍大叔一家問好!。」為人圓滑的韓歪脖歪著腦袋奉承地用很濃厚的河套方言對我說:「大記者的話,我一定向許家轉達。」

八十年代末,我調回天津離開內蒙。走之前,因我忙於為父親平反的事,一直沒有再去小村莊看望老房東許大叔一家人,這不能不說是我終生的遺憾。

回城以後,我從天津回過內蒙古幾次(大姐與二姐已從包頭調到烏海市),有二次去烏海市探親途中經過東土城火車站。因東土城火車站是五等小站,快車不停,我不能下車。但我的心裏還惦記著老房東許大叔一家人,他們老夫婦還健在嗎?柱拄和栓栓早已成家立業?美麗的桃花姑娘如今在何方?她應該早已有了幸福的家庭,早已經為人之母吧?過去的許多往事在歲月的風雨中而漸漸地消失了,但我在兵團時曾到東土城鄉村挖渠而結識的那個純樸善良的老房東和他的一家人,卻永遠珍藏在我美好的記憶裏。

2022年7月28日初草於天津順通家園

(全文完)

【作者簡介】付曉峰,祖籍天鎮縣。1952年出生內蒙古商都縣,1965年就讀包頭十五中學。1971年參加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十五團十七團戰士,後調兵團電廠(烏拉山電廠)宣傳幹事。70年代末開始文學創作。先後在二十五家報紙和雜誌發表文學作品。已出版《綠星照耀在東方地平線上——華夏名人與世界語風雲錄》一書,《小火炬手之歌》報告文學集。2014年,山東棗莊大學國際世界語博物館收藏作者於《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政協報》發表的「名人與世界語」名人傳記文章33張報紙,並頒發收藏證書。

作者現為天津市作家協會會員,天津世界語協會理事,全國世界語協會會員。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