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档案

永在我心 发布日期:2024/7/25 来源: 打印

在我生活經歷中所接觸的人,能夠自發自然、似乎不知不覺間,其品格形象就能植入我心田的,應該說不多。而李禹華老師屹立其中,是一個將永遠活在我心中的人。

李老師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高超的樂器演奏技能。從二胡、高胡、板胡,到鋼琴、手風琴、電子琴,再到少有人碰的若幹種打擊樂器,甚至一般人不好掌握的少數民族樂器葫蘆絲,李老師都能得心應手,水平不是一般的高。二十多年來,在洛杉磯的好幾個華人樂團中,他都是當之無愧的「一把手」。而相對比的又是,他為人處事相當低調,少語而多做、謙遜而守則,沈實得像一塊埋在沙土裏的黃金。

我是前年上任南加州中國知青協會會長的,遇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協會要作為協辦單位,參加《悠悠歲月知青情》音樂會,知青小樂隊要參演樂器合奏。離演出只有五、六個星期,而小樂隊已經很長時間沒活動,人都不知能否收得攏,我當然很心急。經副會長兼樂隊隊長張亭建議,我和協會秘書長老邱,我們三人找到李老師求教。他笑呵呵第一句話:沒關系,還來得及。

這時候,李老師已經患癌癥很多年了,處在不斷的檢查和藥物治療中,但他對此幾乎不提。第二天開始,他就通過微信,不斷給我發來一項項的:定哪兩、三支曲子、用什麽譜子、配哪些樂器、哪些是重點、什麽是難點、訓練計劃如何安排等等。他親手寫出打擊樂的樂譜,畫的一串串的各種符號,我看得眼花繚亂。他還很認真地告訴我:第一次練習和最後一次練習他一定來,中間則爭取來,同時聽大家練習的錄音,演出當天則絕對到場參加。他這一系列的動作,就像一根頂梁柱一般,把整個小樂隊的練習給撐起來了。

難忘最後一次練習,李老師如約而至。當時,樂隊經過練習雖然基本達標,但畢竟時間緊底子薄,拉出來的聲音不盡人意。而李老師來後,只見他在樂隊中坐定,板胡豎於腿上,兩臂橫端,腰板筆直,拉弓揮弦腕間,那聲音一出:又脆又響又亮,音色優美而純正,頓時就把整個樂隊的演奏效果幾倍地提升起來啦!我當時心裏只有兩個字:神助!正式演出那天,臺下一片掌聲。

剛剛上個月一號,李老師還在微信中發來「今天是六一,獻上一首:理查特·克萊德曼的鋼琴作品《童年的回憶》祝大家年輕永駐。」而六月下旬,我們聽說他病情惡化住院,知青小樂隊的樂友們委托我給李老師微信,問他住在幾號病房,醫院何時允許探望。七個小時後他就給了我回復,但只有兩個字「謝謝」。我趕緊又問「有什麽我們可以協助的嗎?」但——

從此,再無回音……

天妒英才呀!李禹華老師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琴聲,他的品格,將永遠在我心中!

【作者簡介】黃明鋼,男,本會會員,現任知青協會會長。北京人,文革「老初一「,當兵15年,後作編輯出版10年,來美30年,打過各種工。現任南加知青協會會長,願和知青朋友們一起,再活至少二十五年!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