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档案

啊,老三屆(續三) 发布日期:2024/8/8 来源: 打印

每个人都是一本打开的书,向人们敞开着平凡却意味无穷的故事。——1986题记


(接826期)

拿著錄取通知書,他就跑到市公安局幼兒園,園長不在。第二天,他起了個大早,第一到夜大報了到,就急匆匆趕到幼兒園。園長在,正開會。他一直等到散會,在門口堵住園長,央求看:「我一直打報告。希望能夠整托一個孩子。帶著三個孩子,現在又要上學,真是沒辦法……」

園長是位老太太,被他的話感動了,禁不住上下打量著他:這麽大年紀,拖家帶口,堅持上學,也不容易。便對他說:「你先回去等著吧!」他遇見了好心人。

一個處裏專門負責幼兒園的年輕姑娘到監獄附屬工廠辦事,從別人那裏聽說他的困難,主動幫助他聯系。其實,他與她素不相識呀!他感到溫暖!老三屆,有人歧視,更有人關心,默默地卻真誠地伸出了友誼的手呀!

沒過一個星期,園長打來電話。通知他的孩子體檢。老大北北進了市公安局幼兒園。也許,是一個新的轉機,一切充滿著新的血液。他又感到了希望。

要堅持4年才能畢業。這對他,並不像逛一趟百貨大樓那樣簡單。這是一次新的考驗。

上學第二年,意外的事情發生了,他年老的母親被自行車撞倒,胯骨摔折,騎自行車的人奪路而逃,杳無蹤影。生活,在有意為難他。

他把母親馱在自行車後架上,到醫院去檢查,心裏有一種愧對母親的感覺。如果不讓母親費心照料孩子,如果不是晚上要上學、下班後要趕著吃晚飯,母親要操持買菜、做飯,也許,母親不會這麽著急走路,被自行車撞倒。

母親卻安慰他:「你回去吧,快去上你的學,讓你弟弟、妹妹來就行!」

他真想哭。到這時候了,母親想到的還是兒子。

以後,母親從來沒有找他,家裏也從來不擾他。他知道,一切都是弟弟、妹妹默默地做了,一切都是母親把苦楚默默地吞嚥了。他知道全家人的希望。他沒有權利不把學上好。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把歡樂和痛苦。失望和希望,過去和今天,白日的操勞和夜晚的挑燈夜讀,都刻進了歲月的年輪。

有時候,當他從茫茫無涯的書海中,在紛亂如雲的思緒中,在無數個嶄新的法學名詞和雖不嶄新卻總也記不住的英文單詞中清醒過來,他忽然覺得對不起孩子。三個孩子,是多了些,可那並不是孩子的過錯。為什麽有時候,把一肚子的怨氣和惱火統統撒在孩子身上?

每逢星期天,是他最頭疼的一天,他覺得腦袋大了一圈。三個孩子都接回了家。這個洗。那個涮;這個要吃,那個要尿;這個哭。那個笑;這個要唱,那個要鬧……一個孩子跟你說兩句話,你,你就說六句。還要溫功課呀,還要背那些倒退十幾年就應該背的單詞和定義。有時候,他急了,沖孩子大叫幾句,或是一巴掌拍下去,不知道在誰的頭上或屁股上。孩子不是立刻楞住,啞啞無聲,就是哇哇號哭。星期天,他的家像滾沸的開水鍋。

「十·一」到了,他休息。妻子帶著南南上班。北北留在家裏,讓爺爺看著。他帶亞妹到陶然亭劃船。三個孩子,只有老三亞妹沒有劃過船。打完孩子,罵完孩子之後。他就許下願:「別哭!別哭!爸爸一定帶你去劃船!」

上午9點到陶然亭,排隊買船票的就已經有六七十人了。

「亞妹,這麽多人,下次再劃吧!」

「不!我要劃!我要劃!」

亞妹3歲多了,跺著腳叫著。他咬咬牙,橫下心:劃!排多少人,一定要帶亞妹劃上船!

長蛇般的隊伍只見加長,卻不見移動,他真心急,亞妹等得也不耐煩了。一會兒跑到前面,一會兒跑到後面。他怕丟了她,要不住喊著她的名字。

他的身後是個30多歲的男人,大概也插過隊,要不怎麽會這樣理解他的心情?那人望望他。同情地對他說:

「這麽著吧,你帶孩子先去玩玩,我不走,幫你占著位置!」

好心人處處有。他帶著亞妹去坐宇宙飛船,又到兒童樂園玩了個夠。中午買了一個面包,一瓶汽水。等到他帶著亞妹又回到船塢,下午快4點,才買到船票。落日熔金,雙漿拍濺起浪花。亞妹第一次劃了船。

10月2日,妻子帶亞妹加班,家裏留下北北。他帶著老二南南到動物園。南南沒有去過動物園。自然,這也是他許過的願。剛擠上開往動物園的2路無軌電車,南南就嚷嚷:「我要喝酸奶!」

「行!」現在。孩子什麽要求,他都可以滿足。

可是,一到動物園。南南就忘記了他的酸奶,那些話蹦亂跳的各種動物吸引了她。玩夠了,樂夠了,走出動物園,南南又想起了酸奶:「爸爸,我要酸奶!」

「好!」

「還喝。」

他又買了一瓶。站在一旁,默默地望著她的小嘴一動一動,吮吸著細細的半透明的麥管,一絲絲難以言說的波動拱上他的心頭。

10月3日,南南跟媽媽上班,亞妹留在家裏。他又帶老大北北去逛北海。漫說孩子沒有去過北海,就是他自己,也是文化大革命以後第一次到北海來。抱著孩子,他一直爬到白塔上面,五龍亭、中南海,整個北京城盡收眼底。秋高氣爽,他感到勞累,也感到心曠神怡。

三天休息就這樣過去了。三天丟下的功課,他只好加班熬夜去補了。

一天,北北得了傳染性肝炎,在幼兒園隔離治療。他請了假,特地跑去看望。在幼兒園門口,他看見妻子也跑來了。孩子的病不重,阿姨們很負責任。他和妻子放心地走了。忽然,他想到這是一個多麽難得的空閑時間。結婚這麽多年,三個孩子拖累的,再加上自己上學,竟沒有時間,大妻倆人到公園裏走走,

「咱們一直也沒有去過公園,到北海轉轉去吧,離這兒正近。」他對妻子說。

「行!」

「那我在門口等你!」

他騎車,她坐車,到了北海門口買了兩支雪糕等她。一支雪糕吃完了她沒有來,另一支雪糕化掉了,她還沒有來。怎麽還沒來呢?會不會她到北海後門等呀?他又騎車奔到北海後門,也沒有。只好騎著車悻悻而歸。回到家一看。妻子已經在家。她是在後門等他,也買了兩支雪糕,左等右等,不見人影。只好回來了。

一次遊北海又化入夢中。

長期繁重的家務和學習,他覺得身體體質逐漸下降,有時候感到胸悶、胸疼。還有一年多就堅持上完夜大了,許許多多工作,包括他回京後的生活。還僅僅是開始呢。當然。他不能讓自己的身體垮下來,他給自己製定以下三條規定:(一)戒煙;(二)打太極拳;(三)遊冬泳。

於是,每天清早5點鐘,他準時起來,騎35分鐘自行車,到玉淵潭遊冬泳。回到家7點半。吃完早點,上班。今年春節。橫渡玉淵潭的冬泳比賽他參加了,並且得了獎。每天清早,在曙色朦朧之中,站在玉淵潭沁涼如水的晨風中,光著瘦弱的身子,像一尊寒冬中的塑像。帶著冰茬兒的碧綠湖水在迎接他。那不僅是一種對身體的鍛煉,更是一種對生活的考驗,一種對意誌的磨礪。為了什麽呢?為了事業?為了明天?自然,也為了孩子,還包括他自己。

他寫信時這樣我說:「也為了北大荒!讓別人看看北大荒所給予我們的並不僅僅是失望和悲傷。畢竟給了我們一生最難忘,也最可寶費的東西,那就是當我們在青春和理想遭到毀滅性打擊之後,一種淬火和錘煉!那就是鳳凰涅槃!」

(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肖復興。1947年出生。中國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滄州,現居北京。1963年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現今北大荒農墾)插隊知青,曾任《人民文學》雜誌社副主編,國務院新聞辦《中國網》專欄作家。當過大中小學教師,曾任《小說選刊》副主編,已出版50余種書,曾多次獲全國及北京、上海地區優秀文學獎。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