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档案
北京知青王宏恩和徐薇薇雖然是一起到山西下鄉插隊落戶的,可他倆不是一個學校的學生,之前也不認識。因為家庭原因,他倆卻成了知青點裏最後回城的釘子戶,當年的一對苦命鴛鴦,經歷了很多坎坷和磨難,最終結成了恩愛夫妻。
有關王宏恩和徐薇薇的知青生活經歷和情感生活故事,我根據王宏恩大哥的講述整理成文,分享給大家。
1968年12月下旬,在那個冰天雪地的寒冬,十七周歲的王宏恩來到了山西省呂梁地區的武家峁大隊,他們十一名北京知青被分在了武家峁三隊插隊落戶。這十一名北京知青來自三所中學,他們分在了同一個生產隊插隊落戶,大家才算正式認識了。
來山西之前,王宏恩他們同班的七名同學就說好了要在一起插隊落戶的,可到了山西後,公社知青辦的杜主任卻重新調整了知青分配名單,他說把同校同班的同學分在一起插隊落戶,不利於大家接受再教育。就這樣,王宏恩和同班同學李春穎分在了一起,其他同學都分在了其他大隊。
武家峁是一個偏僻閉塞的小山村,據說是全縣最貧窮最落後的地方。王宏恩他們來到武家峁三隊後,大家臨時住在了村子西頭溝坡上的三口土窯裏。那三孔土窯倒是新挖的土窯,門窗也是全新的,窯裏也搭建了土炕和灶台,只是一直沒人居住。
後來聽村裏人說,這三孔土窯是大隊會計馮玉坤家新挖的土窯,因為這三孔土窯處在村子最西邊,又挨著一片墳地,坡路還不好走,馮會計家修建好土窯就後悔了,因為緊挨著那片墳地,馮會計的婆姨寧肯住在原來破舊的土窯裏,也不願意搬到新窯裏來住。知青們來插隊,就暫時住在了這三孔新窯裏。
第二年夏天,上級為知青們撥下了建房款,隊長說等秋後就為知青們修建新窯洞,不能讓知青們總住在馮會計家。後來不知咋回事,隊長用上級撥下的建房款買下了馮會計家的這三孔土窯,馮會計家又在旁處重新挖了新窯。知青們居住的這三孔土窯,就成了三隊的知青點,跟馮會計家沒了任何關係。
王宏恩說,他們剛來插隊那段時間,也沒感到害怕什麼的。可到了後來,聽村裏人說那片墳地晚上會冒鬼火,還有人聽到過那裏有鬼哭狼嚎的聲音。漸漸地,知青們晚上一個人也不敢去茅房了。因為李春穎確實看到過鬼火,那晚她都嚇哭了。後來王宏恩給大家講述了所謂“鬼火”產生的原理(磷自燃的原因),大家才慢慢不那麼懼怕鬼火了。
一晃就到了1971年夏天,公社需要招聘一名文書,因為王宏恩是高中生,還是知青點的小組長,平時表現也好,大隊書記就推薦王宏恩去公社當文書。結果王宏恩卻沒能通過政審,因為他祖父解放前開過錢莊,後來被打成了資本家。
因為家庭成分問題,王宏恩沒能去公社工作,知青們也都知道了他家成分不好,他的同班同學李春穎明顯冷淡了他,甚至都不和他說話了。為此,王宏恩主動辭掉了知青小組長的職務,情緒也明顯低落了,後來的招工招幹和推薦上大學也都受到了影響。
無獨有偶,三隊知青點還有一名叫徐薇薇的女知青,也是因為家庭問題,被剝奪了推薦上大學的資格,連招工都受到了影響。
到了1977年春天,在武家峁大隊插隊落戶的北京知青還剩下三個人,其中就有王宏恩和徐薇薇,還有一名叫楊成軍的男知青。過了不久,楊成軍因病辦理了病退手續,回到了北京,三隊知青點裏就剩下王宏恩和徐薇薇兩個人了。
徐薇薇是一個很內向的人,平時寡言少語的,空閒時間就愛看書。王宏恩原本是個很陽光很開朗的人,後來因為家庭成分問題受到了打擊,他也變得不愛說話了,除了在書本中尋找快樂,再就是侍弄他們知青點的菜園子。
自從楊成軍離開知青點回到北京後,王宏恩就主動提出和徐薇薇分家單過,一是考慮徐薇薇是女生,飯量小,一起平攤伙食費徐薇薇會吃虧。二是知青點就他們兩個人了,孤男寡女的在一起吃飯怕村裏人說閒話。徐薇薇理解王宏恩的好心好意,她欣然同意了王宏恩的提議。但她每次做了好吃的,都會分給王宏恩一點,送東西時站在土窯門外喊一聲,她不會走進王宏恩居住的那孔土窯半步。
每到晚上,他倆都關上各自的房門,誰都不敢到院子裏去,王宏恩雖然不信鬼神,可他夜間到院子裏去也會感到汗毛倒豎,因為站在院子裏,就能看到那片墳地。
那年秋天的一天晚上,徐薇薇可能吃壞了肚子,半夜肚子疼得厲害,她就穿好衣服硬著頭皮來到王宏恩的門前,一邊敲門一邊喊:“王宏恩,你快起來一下,我要去廁所。”
聽到徐薇薇的喊聲,王宏恩趕緊穿衣下炕,打開了房門,站在院子裏看著徐薇薇去廁所,他知道徐薇薇叫他起來就是為了給她壯膽。有了那次經歷,王宏恩心裏總是不踏實,自己是個男生,夜裏都打怵去廁所,何況徐薇薇是個女生啊。
第二天,他去隊長家反映了這個情況,武隊長思謀了半天說:“要不這樣,夜裏先讓我家三女子去給徐薇薇做個伴,我把這個情況也給大隊裏說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從那天起,武隊長家的三女子天天吃罷晚飯就到知青點來給徐薇薇做伴,因為這事,徐薇薇從心裏感激王宏恩,也感激武隊長。
那年10月份,徐薇薇得到了恢復高考的消息,她第一時間告訴了王宏恩,其實王宏恩也得到了恢復高考的消息,只是他擔心到時候不能通過政審,會再一次受到傷害。
過了沒幾天,大隊書記突然來到了知青點,他笑著對王宏恩說:“咱武家峁得到了一個招工名額,是去縣裏的鐵木聯合廠工作,你看是你去啊還是讓徐薇薇去縣裏當工人啊?”“讓徐薇薇去吧。”王宏恩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
徐薇薇很清楚,要是按平時的表現,理應王宏恩去縣裏當工人,可她也知道自己的處境,知青點要是剩下她一個人,她實在沒辦法生活。白天還好,夜裏咋辦啊。徐薇薇沒有推讓,她眼含著淚水,填寫好了那份招工審批表。
沒費任何周折,徐薇薇就通過了招工審核,她成了縣鐵木聯合廠的一名正式工人,轉成了非農戶口。原來那時的政審要求不那麼嚴格了,當工人基本不需要政審了。
離開武家峁大隊那天,徐薇薇眼含著淚水對王宏恩說:“宏恩,謝謝你把招工進城的機會讓給我,這個情,我會記一輩子的……”那天,王宏恩坐著毛驢車,和武隊長一起把徐薇薇送到了公社汽車站。
徐薇薇去縣裏當了工人,知青點就王宏恩一個人了,那天從公社汽車站回來,武隊長就去了老光棍侯東明家,他告訴侯東明,讓侯東明去知青點給王宏恩做伴。
從那天起,侯東明吃罷晚飯就到知青點來,他的鋪蓋鋪在炕稍,把王宏恩的鋪蓋鋪在了炕頭上。侯東明苦笑著說:“哦(我)身上有蝨子,咱倆一個睡炕頭,一個睡炕稍,這樣就木(沒)事哩。”
那年過春節的時候,徐薇薇從縣裏回到了武家峁,她給武隊長買了燒酒,給王宏恩買了吃的東西,還有一條毛線圍脖。離開武家峁時,徐薇薇對王宏恩說:“宏恩,咱錯過了上一次報考的機會,下一次不能再錯過了,現在開始,咱倆都好好復習一下,一起參加下一次的高考。”
1978年夏天,王宏恩和徐薇薇一起參加了高考,王宏恩考上了北京林學院,徐薇薇考上了北京的紡織工學院,在山西插隊落戶生活了近十年,她倆一起回到了北京。一個知青點裏考出了兩名大學生,當時在呂梁地區都成了新聞。
大學畢業後,徐薇薇和王宏恩牽手紅地毯,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當年的一對苦命鴛鴦,最終結成了恩愛夫妻。
1998年秋後,王宏恩和徐薇薇回到武家峁看望了鄉親們,看望了武隊長,看望了老支書,王宏恩還給侯東明買了一臺電視機。
時隔這麼多年,每當說起當年下鄉插隊的往事,王宏恩還記憶猶新。他說當時他們居住的地方確實太偏僻了,就算沒有那片墳地,一個人也不敢在那生活。好在當年侯東明大叔陪伴他度過了那段最孤獨最無助的時光,所以他至今都沒有忘記過那裏的鄉親們。老隊長和鄉親們的淳樸善良和熱情,他一輩子都會記在心裏。
(文章照片選自網上,作者:草根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