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化艺术

“实干争先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活动走进宝应—— 锚定“突破双千亿、奋进百强县”宝应这样干 发布日期:2024/9/27 来源:國際日報 打印



导语

27日,“实干争先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活动走进宝应,围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宝应新篇章”主题,宝应县委副书记、县长胡晓峰率队回答记者提问。

 

“突破双千亿、奋进百强县”,提高宝应在区域经济中分量

记者:宝应县去年获得了扬州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一等等次,今年围绕高质量发展又提出了“突破双千亿、奋进百强县”的目标,请问宝应县将实施哪些举措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宝应县委副书记、县长胡晓峰:实干争先,实现目标有基础也有压力,有信心更有决心。去年,宝应工业开票销售首次突破“千亿”、增长6.7%,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1.6亿元、增长6.1%。正是基于此,去年底召开的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明确,2024年宝应的奋斗目标是“突破双千亿、奋进百强县”。实现上述目标,虽然还有一定压力,但从我们对产业发展趋势、企业运行态势、项目投入情况分析,我们有信心更有决心实现这一目标。今年上半年,宝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1%、增速全市第一,其中工业投资、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0.1%、16.4%;73个列省市重大项目全部开工,投资完成率超80%、全市第三,展现出较好增长势头。

奋斗路径,投资增后劲、消费扩内需、对外贸易促增长。下一步,我们将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锚定既定目标,主动作为,真抓实干,更好统筹投资、消费、外贸等各项工作。加大有效投资增后劲,加快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鼓励引导工业企业上“云”、技改加“芯”、生产换“线”,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确保11月底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20%;确保下半年再招引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50个以上,力争在50亿元重大项目上有所突破。促进居民消费扩内需,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精心开展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等促消费活动。同时结合人才购房补贴、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等举措,加大改善性住房供给,全力满足居民多样化住房需求,进一步激发房地产市场活力。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海外仓等新业态,引导重点外贸企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带动更多宝应制造“出海”,实现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我们将持续深化“一件事”改革,全力打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有事快应、共同成长”的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切实解决好企业“急难愁盼”,让企业预期更稳、信心更足、活力更强,多措并举进一步提高宝应在区域经济中的分量。

聚焦“痛点”“堵点”“难点”,打出优化发展环境“组合拳”

记者:宝应县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提升举措?

宝应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郝骥:近年来,宝应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来抓,全力聚焦生产经营“痛点”、政策落地“堵点”和企业办事“难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公益性调解+市场化解纷”商业纠纷化解模式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入选全国政务服务优秀案例,2022年度获得省级营商环境督查激励表彰。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下一步,我县将持续推动标准升级、效能升级、减负升级、服务升级,进一步强化各类惠企利民政策统筹,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打造更加便享的政策环境;加快推进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打造更加优化的市场环境;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地难、融资难、用工难等现实问题,用服务的“温度”标注企业幸福的“刻度”,打造更加便捷的政务环境;无事不扰、有需必应,打造更加公正的法治环境;推动企业诉求“点对点”收集、“面对面”答疑、“心贴心”服务,打造更加亲商的人文环境,加快实现营商环境由“跟一流”向“创一流”转变,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集聚动能。

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兴三产,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式发展

记者:宝应是农业大县,也是闻名遐迩的“荷藕之乡”,宝应在进一步用好资源禀赋、加快产业化步伐、打响农业品牌等方面,如何更好地发力?

宝应县委常委、副县长薛刘宇:近年来,宝应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着力构建农业三产深度融合、生产要素相互渗透、经营主体协调共进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努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式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县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8家,创成国家级涉农产业园1个、省级3个,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94.39%。

下一步,宝应将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高效示范片建设,把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70万亩左右,将全县特色农机化水平提升到75%以上,大力推进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把农业的一产做优;立足我县优势产业和特色农副产品,着力引进一批加工带动型、强链补链型的龙头企业、重大项目,把农业的二产做强;以“品牌化”激发产品活力,以“融合化”赋能乡村振兴,把农业的三产做兴。

坚守“只能变好、不能变坏”底线,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记者:这几年,宝应在深入推进水环境治理、努力打造“水韵宝应”方面成效如何?下一步有何具体动作?

宝应县副县长吴斌:近年来,宝应县委、县政府坚守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突出源头治理,坚持本质治污,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京杭大运河(宝应段)等重点流域得到系统治理,国家“山水工程”兰亭荡、广洋湖退圩还湖生态修复项目在全省率先竣工,实施白马湖退养还湖工程,重点工程取得良好效益,重点指标持续稳定向好。

下一步,我县将实施幸福河湖建设行动,高标准完成20条幸福河湖和239公里生态河道建设任务,加快运河生态缓冲带工程建设;实施城镇污水攻坚行动,持续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333”专项行动,推进新一轮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深入实施城区河道三年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农村环境提质行动,推进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加强种植业污染治理,强化农村污水治理。

积极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宝应经开区力争进入全省前40位

记者:宝应经济开发区是江苏首批省级开发区,请问开发区“十四五”发展总体目标是什么?将重点聚焦哪些方面发力?

宝应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许杰:近年来,宝应经开区园区发展态势良好,2023年工业开票销售增长18.5%、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省市园区多项监测指标增速居全市前列,在全省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进位16位。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全力争当宝应经济增长最重要增长极。“十四五”期间,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30家、10亿元以上企业7家,新增国家高企70家。到“十四五”期末,实现工业开票销售450亿元,在全省同类开发区中进入前40位。

 

通讯员 宝萱

记者 胡俭 刘峰生 宫鋆煜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