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欧盟要闻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 英國首相里希·蘇納克政府6日提出一項緊急立法草案,試圖繼續推動將非法入境者遣送至盧旺達的計劃。此舉引發執政黨保守黨內部分裂,招致批評。英國內政部分管移民事務的國務大臣、即副部長羅伯特·詹里克當天辭職。
2022年10月25日,里希·蘇納克在英國倫敦唐寧街10號首相府前發表講話。(新華社記者李穎攝)
再推計劃
據法新社報道,英國內政大臣詹姆斯·克萊弗利5日與盧旺達外交部長樊尚·比魯塔簽署一項新的移民事務協議,以繼續推動把非法移民遣送盧旺達的計劃。次日,蘇納克政府公佈旨在確保盧旺達被視為「安全第三國」的緊急立法草案。
蘇納克說:「借助這一新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緊急立法,我們將管控邊境,阻止人們冒險穿越英吉利海峽,並結束不斷被推上英國法庭的法律挑戰。」
不過,在草案第一頁,克萊弗利寫明,他不能保證草案內容符合《歐洲人權公約》,但無論如何議員都應該批准這項立法。
2021年11月24日,移民乘船抵達英國鄧傑內斯角海岸。新華社發(史蒂夫·芬恩攝)
近年來,非法移民搭乘船隻從法國經英吉利海峽偷渡至英國的問題愈發嚴重。路透社報道,去年超過4.5萬人乘船橫渡英吉利海峽登陸英國,刷新最高紀錄。今年已有近2.9萬人未經許可抵達英國南部海岸。
「盧旺達計劃」于鮑里斯·約翰遜擔任英國首相期間推出。英方2022年4月與盧旺達方面達成協議,把乘船橫渡英吉利海峽抵達英國的非法移民遣送至盧旺達,並向盧方提供相應資金。
這項計劃得到約翰遜繼任者伊麗莎白·特拉斯和現任首相蘇納克支持,但在英國國內外遭到廣泛反對。反對黨工黨指責所謂「盧旺達計劃」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偷渡問題,並且「不人道」、耗資巨大。
由於歐洲人權法院介入,英國首架遣送非法入境者前往盧旺達的飛機去年6月在起飛前被叫停。英國高等法院同年裁定「盧旺達計劃」合法。然而,今年6月,英國上訴法院在二審時認為盧旺達對遭英國驅逐的非法移民而言不是「安全第三國」,從而推翻先前判決。英國政府隨後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訴。
最高法院11月15日裁定「盧旺達計劃」不合法,理由與上訴法院相同,認為遭驅逐的非法移民被送到盧旺達後,可能被直接或間接遣返母國。
歐洲人權法院設在法國斯特拉斯堡,依據《歐洲人權公約》設立,隸屬於歐洲委員會。歐洲委員會是一個全歐範圍組織,與歐洲聯盟無關。英國雖已退出歐盟,但仍留在這一公約內。
多方質疑
美聯社分析,蘇納克政府眼下再次推動「盧旺達計劃」,在議會面臨不小爭議。保守黨一些議員認為,蘇納克應採取更加強硬的移民政策,英國應徹底退出《歐洲人權公約》,否則將繼續面臨法律挑戰。
英國內政部分管移民事務的國務大臣詹里克主張採取上述措施。他在緊急立法草案公佈後辭職,因為他「強烈反對」政府移民政策的「方向」。
他在辭職信中寫道:「國家面臨的風險太高了,我們不得不採取必要以及更有力的保護措施,以結束一輪又一輪的法律挑戰,因為這些挑戰有可能使‘盧旺達計劃’陷入癱瘓,並抵消所預期(對非法移民)的威懾力。」
除持強硬立場的議員外,這項緊急立法還可能面臨保守黨中間派議員抵制,他們主張英國政府應承擔其人權義務。盧旺達外長比魯塔也表示,除非英國遵守國際法,否則盧旺達將放棄遣送協議。
一些批評人士說,把非法移民送到幾千公里以外的地方,這種做法既不道德也不可行。
蘇納克把處理移民問題作為任內要務,希望借此幫助保守黨在下屆議會選舉前擺脫頹勢。眼下,保守黨支持率遠落後於工黨,而非法移民猛增是選民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劉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