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欧盟要闻
新華社記者付一鳴 為期兩天的歐盟峰會于15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結束。峰會主要聚焦歐盟擴員、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最重要的「成果」是決定啟動烏克蘭和摩爾多瓦入盟談判。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決定「極具象徵性」,但並不意味著烏克蘭入盟將一路平坦。與此同時,歐盟成員國在對烏援助和巴以衝突問題上仍難達成一致立場,這將使烏克蘭在衝突中獲勝的前景更加黯淡,也將繼續撕裂歐盟的內部團結、損耗其國際影響力。 (小標題)烏入盟談判開啟但非坦途 14日晚間,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宣佈,歐洲理事會決定啟動烏克蘭和摩爾多瓦加入歐盟的談判。此前,歐盟27個成員國領導人一直難以就烏克蘭入盟議題達成一致,原因是匈牙利認為啟動烏克蘭入盟談判為時過早,對此堅決反對。但在14日「激烈討論」後的表決中,匈牙利總理歐爾班離開房間缺席投票,從而讓這一決定得以通過。 烏克蘭和摩爾多瓦分別於2022年2月和3月遞交加入歐盟的申請。當年6月,兩國成為歐盟候選國。今年11月,在烏摩兩國尚未完全達到一系列歐盟改革建議要求的情況下,歐盟委員會就為它們「開綠燈」,向歐盟理事會建議啟動兩國入盟談判。這一做法引發部分歐盟成員國不滿。 歐盟14日做出啟動烏克蘭入盟談判的決定後,歐爾班對本國媒體表示,匈牙利不想參與這個「錯誤的決定」,這是他在其他26國領導人做出該決定時離開房間的原因。他堅持認為,「這是一個完全不合邏輯、不合理和不正確的決定」。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發文,對歐洲理事會決定啟動烏克蘭和摩爾多瓦入盟談判表示感謝。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則表示,這是「一項政治化決定」,可能會破壞歐盟的穩定。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峰會做出啟動烏克蘭入盟談判的決定,更多是向俄羅斯和外界展示歐盟支持烏克蘭的決心,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對烏克蘭而言,從啟動談判到最終成為歐盟成員國,依舊長路漫漫,並非坦途。 (小標題)對烏援助未獲一致同意 此次峰會前,米歇爾在致歐盟成員國的邀請信中強調了向烏克蘭提供500億歐元援助的重要性,但由於匈牙利的否決,峰會未能就此項援烏計劃達成一致。米歇爾15日表示,該議題將被推遲至明年1月重新討論,並希望屆時能夠獲得成員國一致同意。 歐爾班15日接受匈牙利媒體採訪時說,不應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資金,而應結束衝突。匈牙利21世紀研究所研究員戴阿克·達尼埃爾認為,匈牙利在烏克蘭問題上「並不孤單」,歐盟幾個主要成員國都贊同歐爾班的對烏立場,只是「迫於美國和媒體的壓力不敢公開表態」。 分析人士指出,匈牙利的否決凸顯了歐盟在援烏議題上的巨大分歧。當前烏克蘭在俄烏戰場上的反攻陷入僵局,在獲取美國援助方面也陷入困境,歐盟未能通過援烏計劃對其造成進一步打擊。 對此,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說,歐盟內部「是時候削減對烏援助了」的聲音不僅是說說而已,因為歐洲和美國都已經難以找到額外資金繼續支持未達到西方預期的澤連斯基政權。 (小標題)未能共同支持加沙停火 圍繞愈演愈烈的巴以衝突,歐盟成員國也未能就加沙地帶停火達成一致。峰會公報對此僅簡單提了一句:「歐洲理事會就中東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戰略辯論。」 峰會前夕,愛爾蘭、西班牙、比利時和馬耳他四國領導人致信米歇爾,要求就巴以衝突和「加沙正在發生的人道主義災難」舉行一場「嚴肅辯論」。四位領導人在信中說:「我們必須緊急呼籲各方宣佈持久的人道主義停火,以結束敵對行動。」 長期以來,歐盟27個成員國在巴以問題上一直存在分歧。美聯社稱,奧地利和德國是以色列的支持者,而西班牙和愛爾蘭則更加關注巴勒斯坦人民的困境。 在10月底舉行的歐盟峰會上,歐盟領導人僅呼籲在加沙地帶開闢人道主義走廊並實現人道主義「暫時停火」。不過從近期聯合國就巴以問題投票的結果看,已有越來越多的歐盟成員國支持在加沙地帶實現人道主義停火。 愛爾蘭總理瓦拉德卡14日表示,由於歐盟被認為在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中奉行雙重標準,其在代表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全球南方」失去了信譽,他希望此次峰會能在巴以衝突上有「更強措辭」。然而他的希望最終落空。 對此,瓦拉德卡在峰會後表示,目前歐盟支持加沙地帶停火的成員國已佔「非常明顯的多數」,但尚未達到「一致同意」的程度。(參與記者:陳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