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亚太地区要闻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 韓國總統尹錫悅領導的政府6日正式宣佈,擬由韓方設立一個公共賠償基金,從韓國私人領域籌措資金,向1910年至1945年間被日本殖民者強徵為勞工的韓國受害者支付賠償。此舉受到日本、美國歡迎,卻被韓國在野黨痛批「背叛歷史」。 韓國政府今年1月提出這一所謂「第三方代賠方案」,遭到國內強徵勞工受害者及相關權益團體抗議,因為該方案不要求日方支付賠償,哪怕是已經被韓國法院判令承擔賠償責任的涉事日企。韓國國內民眾對政府此番操作普遍不滿。韓企「代賠」受害者 韓國外交部長官樸振6日正式公佈賠償方案,稱方案旨在解決韓日兩國之間歷史遺留問題,以便「克服不幸的歷史」,「發展面向未來的韓日關係」。 2015年8月8日,在日本長崎「軍艦島」,遊船準備靠岸。2015年,日本將包括「軍艦島」在內的23處工業遺址打包為「明治工業革命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韓國方面對此指出,這些遺址中包含7處日本強徵朝鮮半島勞工的設施,近6萬朝鮮半島勞工二戰期間被迫在這些廠礦內從事非人勞作,不少人甚至被虐致死,韓方反對日本此項申遺計劃。(新華社記者馬平攝) 按照這一方案,韓國政府擬由行政安全部下屬、2014年成立的「強制動員受害者基金會」,從韓國私人領域籌措「自願」捐款,向已經打贏對日索賠官司的15名受害者以及後續其他勝訴受害者支付賠償。 韓國大法院(最高法院)2018年終審判定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新日本制鐵公司須為強徵原告從事重體力勞動的行為支付賠償。兩家日企均拒絕服從判決,面臨在韓國資產被清算以強制執行賠償的風險。 日方指責韓方判決「違反國際法」,還對韓方實施一系列經濟報復措施,包括限制關鍵原材料對韓出口,兩國關係趨緊。 據韓聯社報道,尹錫悅政府打算向那些受益於韓日1965年所簽關係正常化協議的韓國企業籌措「捐款」作為「代賠」資金,比如浦項制鐵公司。 根據1965年韓日關係正常化協議,日方向韓方提供3億美元贈款。日方一直聲稱,有關強徵韓國勞工以及慰安婦等歷史遺留問題,已經通過1965年協議解決。 2022年5月10日,在韓國首爾,尹錫悅出席總統宣誓就職儀式。新華社發(李相浩攝)盼日方「自願」捐款 尹錫悅就任韓國總統幾個月來,韓日雙方就強徵勞工賠償等爭端進行多輪商談。 樸振在6日發表的聲明中說,希望兩國繼承1998年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與日本首相小淵惠三發表的聯合聲明精神。在那份聲明中,雙方承諾改善關係、恢復交流。小淵也對日本在歷史上給韓國民眾帶來的「可怕損害和痛苦」表達了懺悔之情。 先前在韓國就政府「第三方代賠方案」舉行公開聽證會時,強徵勞工受害者以及相關權益團體強烈抗議,理由是該方案沒有要求日方道歉,也沒讓涉事日企直接出資賠償。 針對批評,樸振表示,希望日本政府作出「全面」道歉,希望日本企業「自願」捐款給韓方設立的賠償基金。 2021年7月8日,行人佩戴口罩走在韓國首爾光化門廣場上。(新華社記者王婧嬙攝)「投降外交」遭痛批 主要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批評尹錫悅政府這一方案是「投降外交」,「這是恥辱的一天」。該黨發言人安豪榮說:「犯下戰爭罪的日本企業毫不費力就得到寬容,日本政府只要重復過去的聲明,就得以擺脫一大麻煩。」 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在當天黨內會議上說:「尹錫悅政府看來最終選擇了背叛歷史正義的道路。」李在明把這一「代賠」方案稱之為韓國「外交歷史上最大的恥辱和污點」。 日本則對這一方案表示歡迎。外務大臣林芳正說:「日本政府認為韓國政府今日宣佈的方案是促進日韓關係恢復健康的舉措,雙方關係在2018年韓方裁決以後陷入非常嚴峻的局面。」 路透社分析,尹錫悅政府出台的「代賠」方案與美國政府推動有關。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身邊一名消息人士向媒體記者透露,美國政府一直在施壓韓日兩國,催促雙方盡快「和解」。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發聲讚賞韓方舉措,稱韓國和日本是「美國重要盟友」,並再次強調美日韓三邊關係對美方「印太戰略」的重要性。(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