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亚太地区要闻

北約軍演再拱火 霸權終將遭反噬 发布日期:2023/6/14 来源: 打印
新華社布魯塞爾6月13日電(國際觀察)北約軍演再拱火 霸權終將遭反噬
  新華社記者任珂 單瑋怡 陳琛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12日在德國等地啟動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空中軍事演習。來自20多個國家的約1萬名官兵和250架各型軍機參加,演習將持續到23日。
  分析人士指出,北約軍演「大秀肌肉」,給烏克蘭危機拱火添亂,在歐洲製造更多動蕩不安。作為北約主導國和此次演習的主要參與方,美國並未從仍在持續的烏克蘭危機中吸取教訓,還在繼續利用北約這個霸權工具挑動陣營對抗,嚴重威脅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最終將反噬自身。
  (小標題)反對聲迭起
  此次「空中衞士2023」軍演由德國主導,主要演習地點在德國境內,同時涉及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國,目的是加強跨大西洋軍事合作,強化北約應對危機的快速反應能力。非北約成員的日本和正在申請加入北約的瑞典也參加了演習。
  美國空軍國民警衞隊派遣上百架飛機和約2000人參與,成為演習的最大參與方。德國軍方表示,此次軍演旨在展示北約空軍力量,具有威懾作用。
  在烏克蘭危機久拖不決之際,北約此次軍演「火藥味」十足,受到國際輿論關注,遭到反戰人士譴責。位於德國漢諾威地區文斯托夫的空軍基地是此次演習的後勤中心。10日,數百人在空軍基地門前示威,打出「要和平,不要戰爭」「放下武器」等標語,呼籲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烏克蘭危機,盡快實現停火。薩克森州11日也出現反對演習的示威活動。12日,一些反戰人士在黑森州小鎮蓋爾恩豪森舉行遊行活動,抗議北約軍演。
  歐洲是全球航空活動最密集的空域之一。此次大規模空中軍演對相關空域的民航運輸產生較大影響,飛機噪音也會干擾當地居民生活。
  12日演習開始當天,漢堡機場發言人說許多航班出現延誤,未來情況無法預測。德國空中交通管理人員聯合會表示,空中加油、軍機攔截及低空機動等演習活動將影響民用航空,預計每天會有累計5萬分鐘的航班延誤。「德國正在成為歐洲航空業的瓶頸。」該聯合會主席馬蒂亞斯·馬斯說。鋻於暑期出行高峰將至,許多航空公司建議旅客提前查詢航班信息或改選其他出行方式。
  (小標題)霸權工具本色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軍演再次反映出,北約實質上是美國在歐洲的霸權工具。美國以這一軍事集團為工具綁架盟友,把控歐洲事務,其所作所為不僅嚴重破壞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也嚴重損害歐洲盟友利益,最終將會反噬美國自身。
  此次軍演前,美國空軍宣稱,這次演習不僅是震懾,更關乎北約與非北約盟友的協調。據報道,此次軍演將模擬所謂「俄羅斯攻擊北約成員國」等多種情境。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亞歷山大·卡姆金告訴俄羅斯衞星通訊社,北約此次軍演規模比以往大很多,目的是向俄羅斯發出威懾信號,也凸顯歐洲國家的軍事化趨勢。
  德國聯邦議院左翼黨團對外政策發言人格雷戈爾·居西指出,此次軍演無助於解決烏克蘭危機,反而再次表明北約為衝突做好了準備。他認為,盡快結束烏克蘭危機事關歐洲和平,歐盟和德國應採取主動。
  曾長期在德國國防部和北約總部工作的德國前空軍中校約亨·朔爾茨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北約試圖利用此次軍演在歐洲大眾的認知中強化「俄羅斯威脅」,「這完全是無稽之談」。他說,冷戰結束後,美國全然不顧俄羅斯的警告,不斷推動北約東擴,這損害了歐洲的利益。因為美國知道歐洲工業和俄羅斯能源的結合以及雙方的經濟合作將提升歐俄實力,使美國主宰歐亞大陸的夢想破滅。「對歐洲構成威脅的不是俄羅斯,而是美國,因為它把主導歐亞大陸視為其主導全球的前提條件。」
  自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歐洲國家追隨美國對俄天然氣和石油產品實施禁運或限價,導致能源等領域產業鏈供應鏈受阻,全面推高歐洲各國物價水平,令民眾生活承壓。去年第四季度,歐盟申請破產的企業數量升至8年來最高水平。法國《回聲報》指出,對俄制裁的「迴旋鏢」精確回擊西方,制裁的反噬效應令歐洲損失慘重。西班牙《公眾》日報網站10日報道,一些退伍老兵和預備役軍人呼籲歐盟停止對烏克蘭的軍援,批評美國和北約對俄羅斯的挑釁正在將歐洲引向「自我毀滅」。
  分析人士指出,冷戰結束後,美國為維護自身霸權,主導北約不斷東擴,對俄羅斯進行全方位的地緣戰略擠壓,導致烏克蘭危機在2022年升級。隨後美國和一些北約國家持續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並制裁俄羅斯,給衝突添柴拱火。烏克蘭危機引發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外溢效應像迴旋鏢一樣擊中美國,美國國內通脹「高燒不退」。與此同時,世界看清了美國為維護霸權不惜犧牲盟友利益,其國際形象不斷坍塌。美國正在為其霸權行為付出代價。(參與記者:李超)(完)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