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國電視 - 國際日報

中国电视-《典籍耀中华》第二集:《修典之功》 发布日期:2023/9/6 来源: 打印

盛世修典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本期《中国电视》请您在《典籍耀中华》第二集《修典之功》中了解中华典籍蕴藏的文化基因与民族之魂。


图片1.jpg


中国历朝历代全盛时期均会编纂典籍,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

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来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历经5年,先后约2000多人参与到修书的行列中。朱棣亲自给这部巨著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可谓是“万书之书”。它包罗万象,从天文、地理、医术、释藏道经,到戏剧、工艺、农业均有所收录。它汇集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只是传承之路屡遭劫难,永乐原版下落不明,现存为嘉靖年间副本,原有九万多册,现存只有四百册,散落在世界各地。1912年,在中国近代文学家鲁迅等人的努力下,共计64册的第一批《永乐大典》入藏国家图书馆前身的京师图书馆。


图片2.jpg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1711年—1799年)历时13年编修的一套大型丛书,是中国古代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一次最系统全面的总结。据文津阁藏本统计,全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8亿字。因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故名为“四库”。编修完成后,乾隆皇帝命人手抄7版,分藏于全国各地,热河避暑山庄文津阁收藏的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能看到“渊溯津澜——《四库全书》文瀚合璧”古籍展,首次同台展示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澜阁四阁《四库全书》的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这是《四库全书》抄写完成后的首次历史相聚。


图片.jpg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典籍耀中华》更多精彩内容:

第二集:https://yspapp.cn/1kr5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