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國電視 - 國際日報

中国电视-寻古中国|《玉石记》第五集:玉韫神州 发布日期:2023/9/13 来源: 打印

从灿若繁星的部族聚落到规模庞大的古城古国。玉,凝结着精神品格,逐步在中华大地不同区域、不同族群间,构建起广泛的文化认同。《中国电视》邀您关注《寻古中国·玉石记》第五集《玉韫神州》,在抽丝剥茧的考古探索中,窥见玉文化的发展脉络;在王朝更迭进程中,感悟玉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片1.png


位于中国河南洛阳的二里头遗址,向世界展现着中国“第一王朝”的赫赫风度。在遗址夏代墓葬中出土的一种别致玉器,成为人们探索夏朝史迹的重要信物。这种体形扁薄、顶端有刃的玉器,名为牙璋。它两侧的扉牙,有如两条张着嘴的龙,展露着尖利的牙齿。不同于龙山时期的牙璋,二里头的牙璋除具备祭祀功能外,还是王权政治的象征。


图片2.png


(二里头遗址发掘出土的玉牙璋)


中国文化史经典《周礼》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璧、琮、圭、璋、琥、璜共同组成了周代玉礼器系统,玉和“礼”的关系得到空前发展。而呼吁君子之美德的孔子,也慷慨地赋予了玉以仁、智、义、礼、乐等十一种美德。


图片3.png


(岫岩玉料雕琢而成的“玉雕长城”)


古人认为,只要把誓言写在具有神性的玉石上,就具备了某种“法律效力”,代表了一种契约关系。在那个争霸称雄的时代,写有盟书的玉石片也扮演了一种道德载体角色。继往开来的汉朝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家“贵玉”的思想。玉不仅被当作身份、财富、品德的象征,更被视为天地之精。

后世的人们基于长久以来的用玉体会,不断总结玉料的特点,将辽宁鞍山的“岫岩玉”、新疆和田的“和田玉”、陕西西安的“蓝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玉”。


图片.jpg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寻古中国》更多精彩内容:

寻古中国|《玉石记》第五集:玉韫神州:https://yspapp.cn/1epV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