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國電視 - 國際日報

中国电视-寻古中国|《稻谷记》第四集:稻丰古国 发布日期:2023/9/15 来源: 打印

约五千年前,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的先民如何在稻浪深处肇建古国?又怎样以稻为媒,融入“最早的中国”?《中国电视》邀您收看《寻古中国·稻谷记》第四集《稻丰古国》,一同循着稻作农业的万年发展轨迹,探寻稻谷孕育古国文明的精彩故事。


图片1.jpg


在中国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西区,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面积稻谷糠堆积层。经科学测算,这些谷糠换算成稻米大约有1.4万公斤。大量的稻谷,究竟产自哪里?


图片2.png


稻谷糠堆积层样本 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出土)


在鸡叫城周边,考古工作者展开了田野考古调查。最终探明,4700多年前,鸡叫城遗址二重、三重环壕之间及三重环壕以外,是稻作的主要区域。这里,平行水渠与环壕构成水网,形成完整的灌溉系统。考古人员推断,鸡叫城已经迈入稻作农业社会。


图片3.png


(浙江良渚古城池中寺粮仓遗址)


几座高耸的稻谷堆,矗立在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考古发现表明,这里是良渚古城的粮仓所在地。此地出土的炭化稻谷有近20万公斤之多。这样大规模的稻谷仓,在良渚遗址还多有发现。那么,良渚的稻谷又产自哪里呢?

借助扇型植硅体密度分析法,考古人员在余姚施岙遗址找到良渚时期的大规模古稻田遗存,它的总面积约等于120多个标准足球场。而在临平的茅山遗址,发现了有田埂和排水设施的大面积古稻田,田块规模与今天的稻田几乎一致。在金属工具尚未出现的良渚时期,如此规模庞大、布局严谨的稻田,究竟使用何种农具耕耘呢?在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三角形石犁,它如何使用?如何组装?又怎样变身良渚人手中的农耕利器?


图片.jpg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寻古中国》更多内容:

寻古中国|《稻谷记》第四集:稻丰古国:https://yspapp.cn/1knW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