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國電視 - 國際日報
國際日報 中國電視
中国余杭的纸伞制作承袭了传统的制作工艺,从中国清代乾隆年间流传至今已经有250多年的历史。刮青、劈骨、开槽、削骨、绕线、穿花线……制作一把传统纸伞至少要经过70多道工序,工艺考究又复杂。《中国电视》邀您关注《青春手艺人》,跟随余杭纸伞制作技艺的手艺人刘伟学感受余杭纸伞的生命力。
(余杭纸伞制作技艺手艺人刘伟学)
余杭纸伞一般取5到6年的毛竹,毛竹要直、节均匀,一般会选取冬竹,因为冬竹的糖分比较低,有天然的防虫防蛀的效果,也不容易发霉,这样的竹子做出来的伞骨会保存得非常久。余杭纸伞之所以能扛得住大风大雨,关键在于36根伞骨。劈完竹后,师傅会拿标记线排伞骨,组成竹筒的形状,这样的好处是纸伞收起来会比较细、比较好。一个竹筒一把伞,纸伞在撑开的那一刹咯吱的声音、下雨时纸张和雨接触的声音,很多都是现代伞不能给到的。
(伞骨)
来自浙江的余杭纸伞制作技艺的手艺人刘伟学用手工皮纸代替传统桃花纸,软硬适中、韧度足,中间的纤维结构清晰可见,做成伞面后在阳光下撑开可以看见清晰的纹路,有独特的质感。传统纸伞制作大多使用桃花纸,在纸面上用水墨绘上图案。但桃花纸透而薄,使用时稍不留意就会划破。牛皮纸与生俱来的纸纤维花纹激发了刘伟学的设计灵感,他一改传统纸伞的水墨花纹,保留纸张原本的纹理,选取别致优雅的色调,让纸伞回归质朴。经过一次次的尝试与改变,余杭纸伞走出了村子,走向了国际,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喜爱。
《中国电视》邀请您关注《青春手艺人》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