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國電視 - 國際日報
12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
懂得顺势而为的北方人,到了冬天多半喜欢待在暖和的房子里“猫冬”。旧时北京人猫冬的首选便是茶馆。上自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京城里各式茶馆为这些人们提供消遣、娱乐、餐饮等服务。
按照北京史专家金受申在《大茶馆》中所记,北京的茶馆分为大茶馆和“书、清、酒、野”等特色茶馆。其中,大茶馆又分为红炉馆、窝窝馆、搬茶馆和二荤铺四种。说到这大茶馆,可算得上是行业里的“巨无霸”。据记载,清代地安门附近的天汇轩大茶馆建有房屋上百间,因为供应炉烤点心故得名“红炉馆”。天汇轩制做的艾窝窝、蜜麻花、糖耳朵和焖炉烧饼,不仅甜咸适度,而且外形精美。各种点心做成核桃大小,每碟六块。茶客们习惯要上一碟点心,泡上一碗香片,看着窗外的雪景边吃边聊,透着闲散和惬意。
在茶馆的发展历史中,“二荤铺”算是一支奇葩。除了备茶和点心之外,还有简单的炒菜。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曾在作品《鲁迅日记》中多次提到他邀请朋友到二荤铺打牙祭。在“二荤铺”的炒菜中,鲁迅喜欢“和记”的清汤大块牛肉面和“龙海轩”的软炸肝尖。
大雪节气的北京天寒地冻,而在热气腾腾的大茶馆里会看到各种会玩的“爷”。有玩蛐蛐、玩蝴蝶、玩鸟、玩猫的,大家相互切磋。玩蛐蛐的人从怀里掏出蛐蛐葫芦,放在沏好茶的盖碗上,随着热气缓缓而上,冬虫感到温暖开始鸣叫。寒冬腊月若能听到夏天的虫鸣,会有春回大地的错觉。
还有更叫绝的,是玩蝴蝶的。玩家从贴身的衣襟里取出葫芦,将蝴蝶小心翼翼地捧出来,突然抖出,蝴蝶立时展翅飞舞,艳惊四座。
正如中国文学家老舍先生所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他们身上带有时代的特征,其实一个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方言这么美》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