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國電視 - 國際日報

中国电视-《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用“新视角”挖掘江河诗画的新意义 发布日期:2024/9/13 来源: 打印

对中国人而言,“江河”包含了太多浓烈的情感,是两河流域、文明之源,是治水疏水、生存之本,是滋养,更是哺育。《中国电视》邀您关注《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在11与江河相关的深情解读中,品味关于河流、关于文明、关于传承的动人篇章。


图片1.png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第一期,40多年前曾为纪录片《话说长江》解说主持的朗诵艺术家陈铎,带着明代吴伟的《长江万里图》卷登场亮相,将思绪瞬间拉回那个共同聆听诗画“和鸣”的场景,又带来了新的气象:江河。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骚客挥毫泼墨,以江河为主题的诗画创作佳作频出,成为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被反复品鉴传扬。《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赋予这些与江河有关的诗画以新时代的意义。


图片2.png


“江河”代表了长江、黄河、大运河等具象的水系,“万古”则代表了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脉,两相结合绘就一幅江河文明延绵发展的绚丽画卷。《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节目在全新的视角下对“江河”“万古”两个概念的虚实融合探索。比如节目的最后一期,通过当代创作者演绎的民族舞剧《大禹》,生动再现了《仿唐人大禹治水图》轴的精妙技法,又展现出黄河之畔大禹率众治水的民族史诗。“江河万古流”的切入点,让藏在诗画中的江河文明脉络重现光彩。


图片3.png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还借助手工班共创环节,给出对传统诗画文化、江河文明的解读和创作。第三期节目中,围绕清代画家袁江所绘的《春江花月夜》轴,手工班成员陈鹏翔融合石英砂、宣纸、花草叶片等多种材质,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法则和笔墨技巧,营造出春江月夜的独特氛围与情感意境——当人们尝试发出自己的声音和过去对话、向江河问好,又何尝不是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


图片4.png


图片.jpg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更多精彩内容:

第九期:https://yspapp.cn/2k0C

第十期:https://yspapp.cn/2rcU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