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國電視 - 國際日報

中国电视-《黄河之歌》:民族特性的文化纽带 发布日期:2025/3/19 来源: 打印

不断融合,绵延至今。中国电视邀您关注《黄河之歌》,一同感受黄河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文明特性。


图片1.jpg


(“模型黄河”试验基地)


纪录片《黄河之歌》展现出黄河在体现中华文明特性方面的明显表征。其一是文明的连续性。黄河流域孕育了诸多地域文化类型,并在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处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二是文明的创新性。远古时代,有大禹以疏代堵的治水妙招;新时代,有基于黄河泥沙特点建立的微观“模型黄河”,以及用数据驱动的“数字孪生黄河”。其三是文明的统一性。从甲骨之上的文字,到西周何尊“宅兹中国”的铭文,再到诞生并成长于黄河之畔的儒家文化,黄河见证着大一统国家政治体制的历史。其四是文明的包容性。在陕西石峁遗址出土的黄牛和绵羊碎骨,是中国与西亚物种交流的佐证;山西陶寺遗址,呈现出史前中华多元文化相互影响、交流融合的特点。其五是文明的和平性。史前时期,黄河流域的彩陶影响着周边广大地区,同时,西来的绵羊、黄牛、青铜等物种、技术也融入了黄河流域人们的和平生活;而在唐代长安西市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金币、香料,与产自中国的丝绸、茶叶等 商品交互流通,共同奏响了黄河流域友好交流的华彩乐章,大唐盛世以万里胸怀让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信仰、习俗在华夏大地上和平相处。这种不断融合的文明特性,绵延至今。


图片2.jpg


(唐三彩骆驼俑)


图片.jpg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黄河之歌》更多精彩内容:

https://www.yspapp.cn/3idF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