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國電視 - 國際日報

中国电视-《文脉春秋》(2025):导演手记 发布日期:2025/4/11 来源: 打印

600多万字的文献资料,6000多张历史地图,60多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电视》邀您关注《文脉春秋》(2025),一同聆听节目总导演曹翔的创作感悟:


图片1.png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长河里,城市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我们的祖先用“天工人巧各居其半” 的营城智慧建设了我们的家园,并且在数千年的规划实践中,坚守、传承,代代赓续,历久弥新。据统计,目前中国共有14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8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划定历史文化街区1289片,确定历史建筑6.81万处,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最好的载体。


图片2.jpg


《文脉春秋》每集的叙事对象都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空间概念。我们的叙事离不开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历史文化街区,也可以是某些单体建筑,当我们俯瞰这座城市时,是站在中国地理和中国历史的交汇点上,来看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如何找寻一座城市的文脉印记?我们翻阅了600多万字的各个历史文化名城不同时期的城市规划书、地方志、学术论文,查看了6000多张不同朝代的舆图,采访700余位权威专家学者,召开一百多场专题策划会,在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多座历史文化名城开展实地调研,行程总计超过33万公里。


图片3.png


我们从现实切入历史。对城市重大史实的叙述并非平铺直叙,而是从当下有趣的现象切入说历史,不仅让影像更具有纪实感、生活感、烟火气,也与严肃、专业的历史叙述形成一种反差与互补。比如,在讲述榆林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镇的故事时,我们选取了榆林春节期间表演的横山老腰鼓作为拍摄对象,展现了横山老腰鼓的每个动作细节都暗含排兵布阵的军事艺术:鸣长号象征战斗开始,敲鼓传递则令行禁止,踢场子模仿冲锋陷阵。这种独特的艺术特征,正是源于榆林作为千年军事重镇所积淀的战争文化基因。这种方式以小见大地将名城的多样性、丰富性、文化性展现出来,让历史和今天相互呼应。


图片4.png


                   (榆林 横山老腰鼓)


图片.jpg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文脉春秋》(2025)更多精彩内容:

第七集https://www.yspapp.cn/31Xg

第八集 https://www.yspapp.cn/31Gt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