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國電視 - 國際日報

中国电视-《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 发布日期:2023/6/7 来源: 打印

流传千年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如何打造出征服海洋的大国重器?您见过在长12米的樟木上雕刻的《清明上河图》吗?跟随本期《中国电视》,与《非遗里的中国》一起在福建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集结,感受地道闽地风情,一同见证传统非遗的传奇!


图片1.jpg


造船于闽,向海而兴,传承千年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成就了泉州港“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盛,也缔造了新时代的百舸争流。从一张张看不到线条的老船图到一幅幅精密手绘福船图纸,从调艌料、到打灰、艌缝,所制造的水密隔舱彼此独立,即使某一舱位破了洞,也不影响其他舱位。其次,隔舱结构方便货物分舱管理,降低货损率,还有助于提高船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雪龙2”号是我国自主建造的全球首艘双向破冰科考船,能轻松穿越20米冰脊,轻松破除1.5米高的冰层加0.2米厚的雪,正是借鉴了这一非遗技艺,成为当之无愧的大国重器。


图片2.jpg


莆田木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春辉,用4年时间,采用了精微透雕等雕刻技法,将《清明上河图》栩栩如生地刻在了直径近4米、长达12米的樟木上,一举打破世界最长木雕的吉尼斯纪录。在这件木雕作品里,山川、城墙、街巷、店铺生动地浮现出来。2275个人物聚集在热闹集市里,每个大约一寸高的人物都需要至少雕刻一百多刀。整件作品中雕得最细的地方是只有3毫米的绳索,凑近一看,绳上的纹路纤毫毕现。巨木的另一面,还雕刻着目前收藏在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馆的清宫画院版《清明上河图》。郑春辉说,他将两个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合雕在一棵树上,是为了象征海峡两岸对传统文化的共同传承。


图片3.jpg


图片.jpg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非遗里的中国》更多精彩内容:

福建篇:https://yspapp.cn/10zt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