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國電視 - 國際日報
当今,中国的成都是超级大都市,而早在4000年前的成都平原就出现过8座古城,这些古城是谁建造的?古蜀人如何把蛮荒之地变成了人间乐土?这些古城又为何仅延续数百年便惨遭废弃?《中国电视》邀您收看《寻古中国·古蜀记》第二集《悠悠宝墩》,在丰富精美的文物遗存中了解成都平原古城的兴衰。
自1995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市中心100公里范围内陆续确认了8座史前古城遗址:新津宝墩古城、岷江东岸的郫县古城、温江鱼凫村古城、岷江西岸的都江堰芒城、崇州双河古城和紫竹古城、大邑县的盐店古城和高山古城。其中高山古城发现最晚却年代最早,这些古城能否揭开古蜀族群来源之谜?
高山古城遗址是距今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城址。研究人员对其土壤进行浮选后发现,遗址内水稻遗存占比90%,与传说中黍、粟等耐寒耐旱作物不同。从小米到大米这一主食变化带来新的疑问,高山古城的主人到底是蜀王族人还是另有他人?
在洪水的长期侵袭和先民迁徙中,距今4000余年的新津宝墩古城慢慢形成。4500年前宝墩先民种下的一粒稻谷,开启了古蜀文明向前迈进的脚步。
(宝墩古城遗址)
宝墩古城是截至目前发现的中国面积第四大的史前古城。宝墩古城是古蜀王的治所吗?古城内群居先民何以为食,又何以为居?如何与水博弈?庞大的宝墩古城为何会消失?其他7座古城如何抵御水患?怎样守卫家园?
一整条最新证据链凸显出宝墩文化既有自我创造,也有吸收来自不同区域文明的元素,为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寻古中国》更多精彩内容:
《古蜀记》第二集《悠悠宝墩》: https://yspapp.cn/1a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