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國電視 - 國際日報

中国电视-《时间的故事——我和中轴线》 发布日期:2023/8/11 来源: 打印

三位不同年龄、不同国籍、不同背景的人为保护北京中轴线古老文化、使其焕发新生机都分别有着怎样的经历?《中国电视》邀您关注《时间的故事——我和中轴线》,了解三位中外人士支持北京中轴线申遗的故事。


图片1.jpg


秦思源( Colin Chinnery


英国艺术家秦思源(Colin Chinnery)是长着外国人面孔、讲着一口京腔的中英混血儿。他的外祖母是史家胡同博物馆原址的主人、民国才女凌叔华。多年来,他致力于收集和保护老北京正在消失的声音。而北京中轴线上的,那些民国胡同里货郎的叫卖声、老北京的鸽哨声、公园里大爷们晨练的声音等等,都被他收进了自己建立的声音艺术博物馆。他说,这些声音让人们走入连通北京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大门。


图片2.jpg


(李明扬)


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李明扬,从小在胡同长大。他出于对老北京文化的热爱,在好友的协助下,于2016年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和自媒体平台,并利用自媒体平台推广、出版相关书籍、筹办中轴线主题书店、举办线下展览等方式,促进中轴线区域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作为中国顶尖学府毕业的年轻人,李明扬发挥自己专业所学,在实现个人理想与价值的同时,也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中轴线保护和发展的行动中来。


图片3.png


刘小岛(Kosima Weber Liu)


德国摄影师刘小岛(Kosima Weber Liu)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中轴线保护的支持者。她的父亲曾于1959年跟随德国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并带回了很多在中国的照片,这让当时还是孩子的刘小岛对遥远的中国产生了兴趣。1979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刘小岛成为第一批来到中国北京的德国留学生,并在中国安家落户。四十多年来,刘小岛用镜头记录了中轴线区域的古建筑、胡同中百姓生活的变迁。她说,保护中轴线,不是将文化束缚在博物馆里,而是让“文化”真正活起来。


图片.jpg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时间的故事——我和中轴线》更多精彩内容:

《艺术家秦思源(Colin Chinnery):保护老北京消失的声音》:

 https://yspapp.cn/1i8V

《李明扬: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一座城》:

 https://yspapp.cn/1i8T

《德国摄影师刘小岛(Kosima Weber Liu):中轴线保护让“文化”活起来》:

 https://yspapp.cn/14GK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