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青島 - 國際日報
抓项目优环境确保实现“开门红”
凛冬寒气逐渐散去,早春暖意扑面而来。兔年新春,年味尚浓,复工复产的鼓点已在耳畔敲响,项目建设现场一派忙碌的施工景象,全市上下铆足劲、谋发展,岛城处处充盈着盎然生机,升腾起澎湃活力。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起步之年。开局决定全局,起步决定后势。新年首月,青岛密集出台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一批)、“青岛消费14条”、“青岛文旅12条”等稳经济、促发展的政策措施,市、区(市)两级马不停蹄走出去招商引资,一批产业项目和城市更新建设项目春节假期紧锣密鼓建设,“亿惠青岛消费年”活动拉动消费市场持续回温……青岛的开年,聚焦聚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持续抓好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挖掘内需潜力、增强产业实力、激发经济活力、提升转型动力、厚植民生保障能力,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带好头”。全市上下要像动如脱兔般奋跃而上、飞速奔跑,团结一心加油干,担当作为抓落实,厚积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实力,确保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开门红”。
实现一季度“开门红”,要把项目建设牢牢抓在手上,以更大力度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把项目现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以项目建设成效淬炼高质量发展成色。要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对照既定目标任务,合理安排工时工序,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强化项目谋划储备,聚焦24条重点产业链,持续发力项目招引,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做到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增资一批,形成梯次接续推进的良性循环。要做精做细项目服务,完善产业支持政策,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强化用地、用能、资金等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类问题,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要打好项目建设“组合拳”,市实体经济办、市投促办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市直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各区市和重点功能区要发挥“主战场”“主力军”作用,形成齐心协力抓项目、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实现一季度“开门红”,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出实招、下实功、求实效,以更大力度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支持青岛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新征程上,我们要把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与优化营商环境结合起来,聚焦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精准服务企业、自然人、项目建设、创新创业“四个全生命周期”,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积极开放市场、资源和场景,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用城市场景和市场资源吸引企业,用头部企业营造产业发展生态。要加强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落实“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要求,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要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完善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让企业家在青投资安心、办事顺心、发展舒心。
实现一季度“开门红”,要树牢实干实绩的鲜明导向,大力营造崇尚实干、注重实绩、不务虚功的浓厚氛围。“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笃实好学,尊重实际,不违背规律,不盲目蛮干;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春节团拜会上的殷殷嘱托犹在耳边。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嘱托、砥砺奋进,振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掀起齐心协力抓发展的热潮。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对重点任务亲自上手,抓过程、抓具体、反复抓,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要保持真抓实干的作风,坚持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按照“四化”“六可”要求,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加快打造“六个城市”,久久为功推动青岛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新的一年,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擂响奋斗战鼓、吹响奋进号角、昂扬奋发精神,努力在经济工作中走在前、在改革创新上带好头,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断开创青岛更加美好未来!(青岛日报评论员)
青岛日报2023年1月30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