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青島 - 國際日報
1月12日讯 观海新闻记者今天上午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等13部门关于举办“黄河大集”品牌活动的部署要求,我市定于2023年春节前后开展青岛市“黄河大集”春节季系列活动,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年货大集”“文化大集”。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文化“两创”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打造沿黄文化体验廊道,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策划开展了“黄河大集”品牌活动。2022年12月28日,省委宣传部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广播电视台等13个省直单位联合印发《“黄河大集”春节季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全省部署要求,同时为集中开展节庆活动、展示民俗文化、营造浓厚过节氛围,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多部门联合策划开展2023青岛市“黄河大集”春节季活动。
逛黄河大集 品青岛年味
青岛市“黄河大集”春节季活动主题为“逛黄河大集 购山东年货 品青岛年味”,充分体现青岛地方特色。
活动以2023年春节为主要时间节点,集中在1月1日(元旦)至2月19日(正月最后一天),贯穿新年正月。1月1日(元旦)至14日(小年)为启动预热阶段,紧扣年货采购等环节,广泛开展线下大集、预热宣传等活动。1月14日(小年)至2月5日(元宵节)为全面铺开阶段,通过举办启动仪式、开展直播带货、组织民俗表演等形式,持续营造浓厚氛围,全面铺开。活动将以“线下大集+线上带货+宣传推介”为主要方式,广泛开展“文化先行、旅游推进、好品带货、网络传播”系列活动。按照“统一部署、分段实施、把握节奏、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活动,达到“群众得实惠、企业获收益、文化大弘扬”的目的,实现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
设置四大活动板块
“请您来赶集”板块。在全市叫响“年货哪里买,黄河大集逛一逛”口号,组织各区市、各镇街广泛开展线下年货大集。春节前后将在22处地方组织规模较大的年货大集供市民逛、购、游,实现青岛全域覆盖。如,1月3日至13日,在市南区浮山巷举办“黄河大集”年货节,各类园艺农产品琳琅满目,群众参与度比较高;农历逢二、七,举行素有“青岛第一集”之称的李村大集,这里以物美价廉和商品丰富而著称,有一句话是“没有买不到,只有想不到”,指的就是李村大集;农历逢四、九,在崂山区王哥庄社区举行王哥庄大集,各类干海产品应有尽有……这些大集各有特色、极富人气,诚邀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参与,到大集上体验节日氛围。
“直播云购物”活动板块。通过“线下大集+线上带货+宣传推介”方式,组织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如,将组织开展“黄河大集——年货节”直播嘉年华,联动快手、抖音等平台,建立“电商带货+广播带货+电视购物”融合联动平台。将进行“寻找青岛年 大集有好物”大型网络专场直播,与网友相约青岛新闻网App,网络主播化身“年货推荐官”,采取航拍大集、主播探店、答题送礼、一元秒杀等形式,助力传统集市焕发新生机。
“文化进万家”活动板块。大集不仅仅是一个集聚买和卖的市场,也是一种精神符号。将“年货大集”与“文化大集”有机融合、互动赋能,举办形式多样的巡游展演、互动体验、展览展示等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如,将于小年当天策划举办“黄河大集”暨“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青岛站启动仪式,设置黄河流域产品销售区、举办民俗文化表演及体验活动。将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民俗文化活动,市级层面将举办天后宫新正民俗文化庙会、民俗文化大拜年、非遗文化市集等活动;区市层面也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视频直播、非遗春晚等活动。
“黄河故事会”活动板块。组织各级各类媒体广泛开展全网集中宣推,开设专栏、专版、专题,立体化展示沿黄美景好物、乡土风情、民俗文化,全方位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多视角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让更多省内外青岛人、山东人感受到家乡味、家乡情,将“黄河大集”打造成黄河流域各省区共同讲好黄河故事的文旅品牌和商贸品牌。
设计推出“黄河大集”LOGO
发布会现场,青岛市“黄河大集”LOGO正式发布。LOGO整体以“黄河大集”为主体字,左上角配以“2023”变形数字,右上角和最下面分别配“青岛站”和“逛黄河大集 品青岛年味”字符。颜色采用渐变金、新春喜绿、吉祥红,灵感取自大集间的果红蔬绿、百态烟火,交相辉映,碰撞出喜气洋洋过大年、幸福丰收贺新春的浓厚氛围。
左上角笔势飞动,勾勒出一只活泼灵动的金兔,动势矫健洒脱,似浩荡黄河奔腾不息,寓意每一个新时代的奔跑者,以奋斗姿态创造新时代的火热新生活。
农历兔年临近,品一品“海味儿十足”的青岛大集,用盛世烟火抚慰人心,在平凡中幸福生花,让火红的幸福新生活,为黄河安澜划下生动注脚;同时也把青岛元素加入,让本地居民感受带着海风气息的年味儿,共同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助力推动黄河流域和半岛区域高质量发展。
小年正式拉开大幕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3“黄河大集”暨“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青岛站启动仪式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和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中共青岛市委网信办、青岛市文联、青岛市农业农村局、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青岛市商务局、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办,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承办。定于2023年1月14日(本周六)举行。
启动仪式现场,播放山东省“过年就买山东货”主题宣传片及青岛站宣传片,介绍黄河大集、非遗月两个项目后续的一系列惠民利民项目。
启动仪式上,将邀请李村大集、王哥庄大集、泊里大集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青岛传统大集项目负责人进行现场推介,展示各区年俗大集的风格特色,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赶大集、买年货、寻年味”的盛情邀请。邀请崂山绿茶、刘氏泥塑、王哥庄大馒头等一批青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进行“优品”推介,讲述非遗故事,展现非遗魅力,让非遗文化走进市民生活。
举行“山东手造·青岛有礼” 2022青岛市文创产品大赛颁奖仪式,为荣获金奖及“2022青岛市特色伴手礼”称号的单位、个人颁发奖项,进一步讲好传统手造故事,提升“山东手造·青岛有礼”的文化品牌影响力。
举行“青岛市第一批市级非遗工坊”授牌仪式。日前,经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乡村振兴局评审,共认定54个市级非遗工坊。现场将为评定单位授牌,深入挖掘本土手造产业的丰富文化内涵与可复制推广经验,以“山东手造·青岛有礼”赋能文创产业新未来。
文化演出及“黄河大集”产品展示销售。现场,胶州秧歌、民俗剪纸、京韵大鼓等非遗、传统文艺节目将精彩上演;同时设置“黄河大集”产品展示销售区,打造体现岛城乡土风情的沉浸式体验区,以名吃、名曲、名艺为彩头增强体验感,做到“乡而不土、丰而不俗”,营造浓厚的过年氛围。
丰富活动闪耀非遗月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次年二月初二,是山东省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为更好地在春节期间通过年俗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在春节期间让非物质文化各项活动成为凝聚文化共识、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和形式,让广大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今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月,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在“非遗月”期间集中开展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和传承实践活动。今年的非遗月,将以“传承多彩非遗 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采取展演、展示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市民群众节日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充分依托青岛市的非遗资源和山东省黄河流域的非遗资源,广泛开展非遗传承实践和为民服务活动,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切入点,不断丰富春节期间文化内涵。在整个“非遗月”期间,青岛将集中性地开展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活动,如胶州剪纸、城阳泥塑、即墨鲁绣等都将开展传承实践活动,文艺方面,青岛独有的胶东大鼓、茂腔、胶州秧歌、莱西木偶戏等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深受群众的喜爱,在“非遗月”期间通过各方面的舞台形式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产品。同时春节期间,还将围绕老百姓的饮食来组织一些推介和展销活动,如崂山茶、青岛各种酒类、面食、肉制品、海产品等在春节期间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推介。
在“非遗月”期间开展丰富的年俗文化活动。将在“非遗月”和春节期间通过举办系列的庙会、灯会、节会等年俗文化活动,丰富春节期间市民对传统习俗的需求,如天后宫新正民俗文化庙会、青岛市民俗文化大拜年,泊里大集、李村大集也将结合进非遗的文化活动,同时各区市也将根据自己不同的非遗项目特色,举办一些特色文化节庆活动。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这是今年非遗的一大特色,将更广泛地发动网络媒体广泛参与非遗文化月的活动,集中展播非遗年俗视频,并在“非遗月”期间,结合小年、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等跨越非遗文化月的时间节点推出“赶大集买年货”“晒团圆年夜饭”“舞动中国龙”“点亮中国灯”等话题讨论、直播活动;全市各级非遗保护机构、保护单位和非遗传承人,通过新媒体形式、通过视频记录的形式来推广播放非遗传承实践活动、直播或者是展播非遗的优质产品,为春节期间更好地烘托气氛。在这期间,胶州将主办以“一桌年夜饭”为主题的非遗春晚,西海岸新区也将根据自己的特点准备组织有关的春晚活动,让人民群众通过新的方式,通过“云端”感受欢乐、喜庆、祥和的中国年氛围,更好地使全市市民过一个丰富多彩、欢乐祥和的中国年。
知名主持人开展直播带货
据了解,邀请主持人直播带货也是这次活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自2023年1月1日起,青岛整合发动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推介、直播,以“文化先行、旅游推进、好品带货、网络传播”为活动主线,通过“线下大集+线上带货+宣传推介”的方式,启动“黄河大集”青岛站系列活动线上预热宣传,全方位展示青岛传统大集与非遗项目的文化魅力,营造“逛黄河大集 品青岛年味”的浓厚节庆氛围,为打造富有青岛特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年货大集”“好品大集”“文化大集”造势。
下一步,将以带货为核心,打造“黄河大集”直播嘉年华,重点开展四个方面活动:
一是建立联动平台。联动快手、抖音等第三方平台,建立“电商带货+广播带货+电视购物”融合联动平台。
二是开展直播带货。围绕青岛年货、青岛地标类农特产等进行电商直播带货,推动优质农产品通过线上渠道进入更广阔的市场。
三是宣传山东好品视频。开设“黄河大集”专题,策划直播采访网红打卡地,拍摄青岛非遗品牌和特色年货产品等系列的优质短视频产品。
四是组织线下专场直播。组织网红主播、网络名人,以及主持人王宁、田宇、李彤等,为青岛好年货代言,举办“黄河大集”线下专场直播。
泊里大集集集有亮点
“黄河大集”春节季活动期间,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管委高度重视,工委宣传部迅速行动,牵头制定实施方案,统筹相关部门(单位),准备开展百余项系列活动,重点抓四个方面:
一抓文化发掘。以“黄河文化”为魂,深挖西海岸新区齐鲁文化、琅琊文化、海洋文化、啤酒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组织开展“琅琊祭海”、金沙滩啤酒城新春灯会、民俗文艺巡游等系列主题文化活动。
二抓消费拉动。开展迎春消费季活动,围绕多个领域,从“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推出100项系列活动,拟发放千万元新春消费券,激发消费潜力、提振消费信心,拉动春节季消费。
三抓宣传推介。聚焦“黄河大集”主题主线,坚持内外联动、网上网下互动,开展顶格宣传和全域宣传,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海量传播”的立体化、全方位宣传报道,打造爆款,提升热度,引流造势,助力把“黄河大集”打造成为接地气、暖人心、聚民力的为民服务平台和品牌。
四抓特色活动。对于“黄河大集”系列活动,新区归纳提炼了“1、10、100”三个数字,即:举办1个启动仪式、主打10大特色活动,开展100项系列活动。组织开展跨境电商优品展销、非遗项目展演、万物美食节、新春花灯会、民俗大集、大型烟花秀、“岁末狂欢趴”抖音直播活动、“冬乐西海岸”等10大特色活动。
一直以来,泊里大集备受各界关注,泊里大集位于新区泊里镇驻地,紧靠地铁13号线,占地160余亩,现有摊位3000多个,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是江北地区颇具特色的民俗集市,2012年入选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近年来,成为国内知名网红打卡地,被网友们称为“最具人间烟火气息”的大集。结合“黄河大集”春节季活动,一进腊月门,泊里大集即安排了“文化进大集,送福到万家”、手造优品展销、非遗手作体验、民俗文化展演、文艺演出、新区启动仪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到“集集有特色、集集有亮点、集集有新意”,营造浓郁的过年氛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