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青島 - 國際日報

4年复壮古树650株、建成古树公园6处……青岛古树名木将添“后备资源库” 发布日期:2025/3/13 来源: 打印

关注3·12植树节

青岛古树名木“家族”扩容中

目前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有1764株,700余株在认定中;4年复壮古树650株、建成古树公园6处,今年将再复壮40株、建设古树公园2处

每一棵古树,都如同一部绵延的历史,缓缓展开;每一棵古树,都似一抹悠悠的乡愁,萦绕心间。今年3月15日,我国首部古树名木保护专门法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将正式施行,为绿色瑰宝撑起更坚实的保护伞。

青岛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有1764株,广泛分布于七区三市。根据省绿委办最新普查认定结果,其中,一级古树86株、二级古树291株、三级古树1387株。尚有700余株正在认定中。近年来,青岛积极开展古树名木的复壮工作,自2021年以来,共复壮古树650株、建成古树公园6处。

今年,青岛将进一步加强古树保护管理,完成三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建成区古树名木后备资源普查和挂牌工作,出台古树名木后备资源管理相关规定,明确古树名木后备资源保护措施。继续复壮濒危古树40株、建设古树公园2处,传承绿色文化遗产。

细数青岛“古树之最”

通常,树龄超百年即为古树,而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树木则称名木。古树又分三级,500年以上的为一级古树,300至499年的为二级古树,100至299年的为三级古树。在青岛,一、二级保护的古树名木共23种377株,包括一级古树86株、二级古树291株。其中,银杏、国槐、山茶的数量位居前三,侧柏、圆柏、柘树、酸枣、黄杨、黄连木、朴树、小叶朴等树种也多有分布,各具风姿。

数据中可以窥见青岛古树的魅力,平度市东阁街道的一株银杏树估测已达2000年之久,堪称青岛“树龄之最”;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的一株国槐胸围达964厘米,为胸围最壮者;李沧区世园街道的一株银杏树高达35米,夺树高之冠;而崂山太清宫的糙叶树冠幅广达28米,为平均冠幅最大者。

1.png

3月12日,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细究青岛古树名木之源,专家们也多有见解:一是庙宇寺观兴建时,银杏、圆柏等树种多被栽种,因其病虫害少、寿命长得以保存,再加之选址山清水秀、养护悉心,古树历经数百年仍枝繁叶茂;二是早期大移民时期,人们为追忆故乡宗族,常常会栽植国槐、银杏、柏树等,历经风雨而存活;三是自然野生形成,如青岛近海岛屿的山茶古树,因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独特,成为山茶的最北分布,岛上人烟稀少,树木少受干扰,历经数百年形成了野生古树群。

复壮保护需久久为功

近年来,青岛积极推进古树名木的复壮工作,已复壮古树650株。“从总体上看,树木的寿命与遗传基因、立地条件和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而在实际复壮保护的过程中,情况则更为复杂。”古树保护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

树木保护是一项漫长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弃微末、久久为功。以胶州市太平寺的两棵古银杏树为例,两棵古树有约1300年的历史,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定为一级古树名木。由于树龄高、生长环境不佳,两棵古树长势衰弱。2018年,相关部门开展了一次复壮工作,两棵古树的长势也得到改善。几年后,管理人员发现两棵古树再次出现生长衰弱的迹象,于是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复壮保护工作。

“我们会对古树复壮工作设定一个‘质保期’。”工作人员介绍,在一个阶段的复壮工作完成后,来年会对古树的叶片进行取样和测量,并与复壮前一年的叶片比较,通过古树生长量的对比来评估复壮效果。

古树需从生态角度开展养护,更需要留存深厚的文化价值,在保护实践上需要多个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发力。

古树名木将添“后备资源库”

“古树是村里的招牌,附近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小时候常在古树下玩耍,这树陪伴着我长大、变老。”“这儿的庙宇是翻新重建的,但古树一直都在,涵养着这里的精气神儿。”……如今,古树名木正成为更多人的心之所系。

2022年,为保护复壮后的数十株古柏,青岛首个古树公园——胶州市柏园古树公园落成。截至目前,青岛已建成6处古树公园,今年还将再建2处。参与古树公园设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园设计有古树立地条件监测系统、小气候系统、生态实时监控系统、动态监测系统、虫害防控专用产品及集景观、防护功能于一体的杀虫灯等仪器设备,这样就能随时随地动态了解古树情况,做好古树的保护工作。

2.png

胶州市太平寺的两棵古银杏树有约1300年的历史,复壮后生长状况良好。

青岛积极探索古树保护新模式,多次修订《青岛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明确由财政专项支持,市园林和林业局推行市县镇街四级联动,形成包含“一树一档”“一树一策”“一树一芯”“一树一景”等内容的“十个一”运营机制,打造“覆盖全过程、全要素,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古树名木保护“青岛模式”,实现“留住青山名木,守护绿色乡愁”。

“今年,我们还将加强古树后备资源的调查,将树龄在80年以上、接近100年的树木纳入古树名木后备资源库,不断充实青岛的古树名木‘家底’。”市园林和林业局园林和林业建设处处长贺蕾介绍,此外,结合“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开展,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挑选出历史悠久、有故事、有重要意义的古树,可由个人或集体自愿捐款认养,为古树保护贡献力量。

3.png

3月12日,青岛育新小学组织开展第二届“‘植’此青绿 共育新苗”植树节活动。韩星 摄

一枝一叶总关情,正如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主题纪录片的结语所言,“我们总是很快,而它们一向缓慢。如果你正过着二倍速的人生,不如,去看一棵树。”(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栋)

4.jpeg

青岛日报2025年3月13日7版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