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青島 - 國際日報

上合之声|头部企业与上合携手向未来 发布日期:2023/3/27 来源: 打印

本土头部企业倾力参与,外来头部企业争相落地——

头部企业与上合携手向未来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伴随上合示范区拔节生长的向“上”之势,众多头部企业纷纷扎根上合、助力上合,与上合同频共振,携手向未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同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海尔、海信两位企业掌门人提出助力上合示范区建设的建议,引起高度关注。此外,两家企业也倾力参与上合建设,助力示范区蓄势蝶变。与此同时,上海电气、中集集团、吉利控股等一批国内头部企业争相“栖落”,落地新项目、注入新血液,激活上合经贸“一池春水”。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上合示范区建设5周年。作为党中央赋予山东和青岛的一项国之重任,上合示范区正凝聚开放力量,澎湃创新动能,全力“搭平台、创模式、聚产业、强主体”,全面提升“四个中心”和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建设质效,聚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与上合组织各国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本土头部企业倾力参与

“一核引领,全域联动”,建设上合示范区是全市的共同机遇和责任。作为本土头部企业,助力上合示范区建设责无旁贷。

1.jpeg

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加速建设。

在胶州市沈海高速以东、龙湖路以西,一座现代化的互联网工厂正拔地而起。这里是落户在上合示范区核心区的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项目,是海尔集团创立以来在国内投资最大的项目,将依托海尔构筑全球最先进、规模最大的高端智能家电产业集群。“这是承接国家战略、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需要。”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表示,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将成为海尔集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新的起点和载体。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周云杰,提交了《关于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上合示范区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建议》,提出进一步推动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使其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的战略链接,在国家开放新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他建议,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支持申建上合工业互联网国际化特色先导区,推动中国工业互联网在平台、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基础共性标准建设和国际接轨力度,形成国际认可的中国工业互联网方案和标准。强化物流枢纽功能,支持上合国际枢纽港建设,更好发挥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出海口”的作用。聚焦大宗商品贸易,在上合示范区建设国家级的能源交易中心。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支持上合经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国与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务实合作。打造商旅文交流品牌,支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建设,培养更多专业化经贸人才。

计划将智慧产业、国际贸易产业落户上合示范区;今年将重点打造上合示范区城市级智慧城市场景建设,在公安、应急的基础上,再丰富轨道交通、智能交通、智慧建筑等场景建设……自2022年8月与胶州市政府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海信集团与上合示范区的互动日益频繁。同时,借助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建设东风,海信的电视、空调和冰冷洗等家电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迅速打开市场。海信自2003年正式进入中亚市场,其电视、冰箱、空调等产品深受中亚五国人民喜爱。

“乘上合示范区东风,做世界一流企业。”海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贾少谦受访时说,上合示范区于2018年落地青岛,对青岛来说,意味着与世界的再一次深度链接;对海信而言,则是开启了从中国一流品牌成为世界一流品牌的绝佳机会和时间窗口。海信集团将通过上合示范区深耕与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实际行动支持上合示范区建设。同时,海信也充分利用自身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方面的技术优势,将为青岛市量身打造的城市云脑规划建设方案和技术输出至上合组织国家。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贾少谦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建设高能级自由贸易空港,培育打造上合示范区新动能》的建议。他建议,以胶东国际机场服务能力为突破口打造上合国际航空枢纽,以贸易创新为突破口建设上合贸易中心,以人员往来便利为突破口建设国际消费中心。“未来,海信将始终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同呼吸共命运,与青岛打造上合示范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同频共振、互相成就。”

外来头部企业争相落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上合示范区位于“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东端重要节点,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互联互通的新开放格局正在此加速形成。众多外来头部企业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与上合携手并肩,吹响高质量发展号角。

“上合示范区已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前景,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也一定抓住这一重要机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贡献力量。”谈及落户上合的感受时,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山东分公司办公室主任孙飞如是说。上海电气在上合示范区投资建设的上合风电装备产业园,按照德国工业4.0制造标准和流程,拟建4兆瓦、6兆瓦和8兆瓦风机整机设备及节能环保装备生产线,是高端智能制造业的示范引领项目。目前,项目一期、二期、三期建设工程已全部结束并完成竣工验收,正处于投产前准备阶段,现正在推进设备安装、生产物料进场、员工招募等工作。预计今年第二季度首批风机产品下线,达产后,预计年产风力发电机组400余台,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人。同时上海电气风电作为“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园区,加速产业集聚,形成雁阵效应。

当前,中集冷链先进制造工业园项目一期已投入使用,自动化的厂房车间内,齿轮飞转,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中集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冷链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其在上合示范区投入30亿元打造全球冷链高新产业平台,旨在推动冷链高端产业资源、高端技术人才和优质产业资本在此聚集。“上合示范区管委在审批办理、周边配套、政策等方面给予了企业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青岛中集特种冷藏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粘君来表示,借助上合平台,近年来,公司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机会越来越多,例如,为中欧班列提供冷藏箱、蓄能箱等产品,满足中欧国家在电子产品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与泰国等“一带一路”南线国家加强交流与业务合作,为其水果运输提供冷链装备。

2.jpeg

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项目正式投用。

本月初,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项目正式投用,建设并运营全国首个低轨未来出行星座,开展卫星测运控、数据处理与应用服务。该项目由吉利旗下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致力于全面加速我国卫星应用商业化进程,打造世界领先的天地一体化卫星应用示范项目。“该项目从初次接洽到正式签约用时60天,从拿地到开工建设用时90天,充分体现了‘上合速度’。”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系统工程专家、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洋介绍,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项目将通过上合示范区平台为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卫星应用服务;吉利航天将基于未来出行星座开展多式联运、跨境物流、智慧海洋等领域的协同合作,推动卫星应用数据共享,促进航天领域的科学探索、应用和国际合作,推动产业开放共享并融入世界发展。

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以企业为中心,做优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在内的一系列“顶格”服务,上合示范区全力打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努力让包括头部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在上合发展舒心。同时,发挥平台思维,创新打造全国首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地方经贸领域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上合经贸综服平台,集通关便利、智慧物流、贸易撮合、金融服务于一体,聚拢更多企业、凝聚更多资源,打造上合组织国家企业进入中国的平台、国内企业走向上合组织国家的母港,让更多企业因上合而兴,向上合而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 通讯员 姜方梅)

上合·热点聚焦

高频对接 强强联合上合“双园互动”推动中白地方经贸“开枝散叶”

3月1日,中国和白俄罗斯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发展两国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为中白各领域合作提供全方位“路线图”,也为中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值得关注的是,《联合声明》明确指出,“欢迎中国天津市、重庆市、山东省青岛市等有关地方同白俄罗斯深化经贸合作。”高频对接、强强联合,位于青岛的上合示范区,通过“双园互动”创新模式独辟蹊径,推动中白地方经贸“开枝散叶”。

高频对接,务实成果丰硕

上合示范区作为中国唯一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国家级平台,自启动建设以来,积极推动与白俄罗斯在物流、经贸、投资等领域的地方合作。

3.jpeg

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白俄罗斯元素展示区。

数据显示,2022年前10个月,上合示范区与白俄罗斯的贸易额达到1.5亿元,并带动青岛市全域与白俄罗斯贸易额达到5.5亿元,同比增长15%。2022年,上合示范区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设置白俄罗斯元素展示区,展销乳制品、巧克力等近百种白俄罗斯特色商品,并加快拓展电商板块,进行线上销售。

同时,常态化开行上合示范区至白俄罗斯明斯克的点对点班列,上合示范区至明斯克的跨境电商班列增开至每月两班,一方面可以把中国的优质商品运送到白俄罗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回程班列将白俄罗斯乳制品等优质特色商品引入中国市场。

此外,为充分发挥青岛市与白俄罗斯奥尔沙市友好合作城市关系等资源优势,上合示范区拓展全新渠道,搭建“友城合作+双园互动”的新型地方经贸合作机制,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自由经济区、布列斯特自由经济区、国立技术大学理工科技园等园区签署经贸合作备忘录。同时,与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共建上合示范区国际创新和产能合作中心,通过建立联合研发中心、技术成果转化、高端专家合作等方式,将白俄罗斯的科技成果在中国进行转化,促进双边贸易。

强强联合,打造“双园互动”中白典范

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东郊的中白工业园,是中国海外最大的工业园区,是“一带一路”明珠项目。自2012年以来,中白双方共同推进工业园的发展建设。去年底,中白工业园迎来第100家入园企业,标志园区发展迈上新台阶。

《联合声明》中多次提及中白工业园,涉及国际化合作项目、大型企业和高新企业合作、产学研交流与合作等。实际上,上合示范区与中白工业园已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双方合作写入中白工业园协调工作组第十四次会议会议纪要,一系列务实成果成为“双园互动”模式的中白典范。

2022年8月,上合示范区-中白工业园签约暨揭牌仪式举行,“中白工业园驻上合示范区联络处”和“上合示范区驻中白工业园联络处”揭牌,并设立白俄罗斯商务咨询服务中心,为国内企业提供白俄罗斯投资、经济、贸易等政策、信息咨询及服务,为有意来华投资的中白工业园企业提供协助。

今年2月,“双园互动、平台链接”上合示范区-中白工业园交流活动举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与中白工业园线上B2B贸促平台签署合作备忘录并实现平台互联,双方在“双园互动”的合作基础上拓展至“平台链接”,并发布了近1000项中白合作诉求清单,促进更多双方经贸产业合作成果落地开花。

在“双园互动”模式下,双方首个产业应用项目落地,实现研发+产业化的“双向合作”。同时,开展白俄罗斯乳制品进口贸易与中欧班列相结合的合作模式,完成贸易额7500余万元的乳制品进口业务。

展望未来,上合示范区将继续在上合组织框架下,聚焦搭平台、创模式、聚产业、强主体,推动中国与包括白俄罗斯在内的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更加全面、务实的地方经贸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展现“上合担当”。(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 通讯员 刘哲昊)

4.jpeg

青岛日报2023年3月27日9版(点击版面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