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青島 - 國際日報

青岛推动文明校园创建与全环境立德树人深度融合 发布日期:2025/5/26 来源: 打印

1.jpeg

青岛推动文明校园创建与全环境立德树人深度融合

厚植文明沃土 培育时代新人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近年来,青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六好”文明校园创建标准,贯通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和心理五大场域生态,创新构建“三全育人”机制,推动文明校园创建与全环境立德树人深度融合,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前,青岛已有9所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开学第一课”走进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红领巾讲解员”活跃在海军博物馆……近年来,青岛在全市中小学校园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打造“青少年红色大讲堂”“党小萌”等党史学习教育品牌,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等“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融入式”教育、“互动式”学习,引导青少年知行合一,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各区(市)创新校园思政教育,构建全维度德育矩阵,举办青岛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大讲堂”巡演巡讲活动,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如,市南区首创“榜样浸润十百工程”,邀请百名道德模范、英雄功臣等十大领域千名榜样走进校园;市北区成立青岛首个区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实践基地,推动思政课理论研究、教学创新、人才培育互促互融。各学校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青岛第二中学开展“当青春遇见马克思”等200余期红色享读活动,组织开展20余项“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青岛第二十六中学深耕“山海情感德育”品牌,聚焦一体化育人链条,深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推进“校长思政育人工程”,持续构筑红色育人新高地。

同时,青岛把优化青少年成长成才环境落实在各个育人维度。在心理场域,以《陪伴成长——青岛市中小学生家长手册》为抓手,开展培训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开展经典案例推广等活动,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如,李沧区开展“开学心理第一课”系列活动,全方位护航学生心理健康;西海岸新区、胶州市开设24小时心理热线,千余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守护青少年阳光成长。在网络场域,崂山区、即墨区组织一线网警等专业人才走进学校,开展网络安全等主题宣传活动;莱西市、平度市聚焦校园周边网络环境治理,开展“护苗”专项行动,激发未成年人安全、文明、健康用网的内生动力。

漫步青岛校园,处处可见育人匠心。青岛市实验小学推动“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纵深发展;青岛嘉峪关学校用美善教育、海洋科创教育等为学生发展注入强大活力;胶州市香港路小学搭建“好习惯养成”平台……工作推进中,青岛把增强师资力量、培育校园文化、打造优美环境等要素融入文明校园创建实处,打造全景全面的“有魂”校园。

崂山书院里的非遗传承课、青岛美术馆里的学生画展、大剧院里的校园戏剧节,构筑起立体文化育人空间;城阳区等开展“鸥遇青岛 文明相伴”活动,引导青少年守护生态文明,构建“时时、处处、人人”全环境育人格局。青岛各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将实践课程、文化活动从课堂搬进乡野、从校园走进各类文化场馆,在研学实践基地、在学雷锋志愿服务基地,都留下了青少年们全面发展、向上向善的印迹。

在青岛第一中学校园艺术节、班级音乐会上,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展现着青春活力;在青岛五十八中的研学实践中,可触可感的国防体验点燃爱国之心;中国石油大学持续加强“爱党爱国、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学生精心读书思考的浓厚氛围……从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到协同育人的生态构建,再到实践育人的活力迸发,青岛持续深化“陪伴成长”品牌,让文明校园成为滋养时代新人的沃土,在碧海蓝天间书写全环境立德树人的青岛答卷。(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博)

3.png

青岛日报2025年5月26日2版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