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非洲拉美新闻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美國《華盛頓郵報》1日刊載1974年起為該報撰稿的喬治·威爾專欄文章,指出民主黨籍總統拜登力推的「買美國貨」政策實際已「誤入歧途」,滋生出種種弊端,如推高人力和原材料成本、加重聯邦政府財政負擔、遏制經濟活力、「養肥」職業說客…… 拜登2021年7月視察位於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市的麥克卡車公司組裝廠,其間宣佈擴大版的「買美國貨」政策,適用面覆蓋聯邦政府當時一年6000億美元採購預算中大約三分之一的商品和服務。他要求聯邦政府採購的製成品中「美國製造」成分最低佔比從55%提高至60%,到2029年則提高至75%。 這是2022年7月27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華盛頓白宮玫瑰園出席活動(資料照片)。新華社發(亞倫攝) 麥克卡車公司屬瑞典沃爾沃集團旗下,在拜登視察時,其製造卡車所用鋼材大多來自歐洲。按照美國凱托學會經濟學者斯科特·林西科姆的說法,這是因為這家企業當時「不知道哪裡有合適的美制替代品」。到現在,這種情況可能並未改變。 據《華郵》解讀,賓州屬於可能左右選情的「搖擺州」之一,拜登此次視察旨在討好日益疏遠民主黨的美國藍領選民。和其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一樣,「買美國貨」可以保護部分藍領就業崗位,但代價實屬高昂。 2021年8月11日,人們走在美國紐約賓夕法尼亞車站的新乘車大廳內。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一項研究顯示,要留住受保護行業的一個就業崗位,美國每年要花費25萬美元的財政稅收。而各企業為規避和適應新規,不得不新增大批白領崗位,比如聘用大批律師以為產品爭取「豁免」待遇,還得聘用更多財會人員,以計算和填報產品的「美制」成分比重。 「買美國貨」政策或許有助於保護美國本土列車車廂生產商。2018年,這一產業員工佔美國全部工廠就業崗位的0.2%。然而,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2019年援引一項加拿大出資的研究報告稱,撤銷相關政策雖然可能導致美國製造業流失5.7萬個就業崗位,卻能同時激發經濟活力、促進效率提升,從而在其他行業創造超過30萬個就業崗位。 2022年8月1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白宮。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文章提到,拜登上月在國會發表國情咨文時有一點「不尋常」:當他誓言「聯邦基礎設施項目所用全部建築材料都要在美國本土製造」時,兩黨議員均報以掌聲。 照此承諾,材料成本將被推高,從而降低投入聯邦基礎設施項目稅款的購買力。這意味著美國聯邦政府將增加而非減少借貸。美國聯邦政府當下本來就「錢緊」,而拜登實際是在承諾抬高財政赤字。 代表運輸企業利益的美國公共運輸協會警告,「買美國貨」可能導致「建築材料成本達到原來的雙倍、三倍乃至四倍」,另一方面則使美國本土建築材料得到「意外收穫」。 1月11日,在美國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裡根國家機場,飛機停靠在航站樓旁。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不過,無論政策讓哪個行業受損、哪個行業得益,職業說客總是贏家。民主黨籍前總統貝拉克·奧巴馬任內,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弗里蒙特的可再生能源企業索林德拉公司斥資近180萬美元遊說政府批准貸款,「吃」掉5.35億美元聯邦資金後,宣佈破產。 文章認為,當下在美國,所謂「進步主義」派別主張政府理應對市場有所干預;「民粹主義」陣營認為「買美國貨」受民眾歡迎,因此理應支持。因而在政治極化對立的氛圍中,「買美國貨」這一「壞主意」卻獲得了兩黨一致支持。(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