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魅力扬州
農,天下之大業。 近年來,儀征市依託山清水秀的生態資源,聚焦“生態+農業+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圍繞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走出一條具有儀征特色的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之路,一幅村美民富產業興的美好畫卷在儀征大地徐徐展開。
一片葉 “好資源”變成“好優勢”
儀征是寧鎮揚重要節點城市,素有“風物淮南第一州”的美譽,山水資源豐富、歷史積澱深厚。唐宋時期,大運河的繁榮為儀征茶產業帶來了機遇,儀征逐漸成為“綠楊春”茶核心產區,先後獲評中國名茶之鄉、全國重點產茶縣。目前,儀征擁有茶園3.5萬畝,工商註冊茶企150家,茶葉專業合作社65家,年產幹茶500多噸、綜合產值達10億元,從業人員近2萬人,茶產業成為儀征農業的主導性產業。
一碧萬頃,茶香四溢。每年的4月份,走進儀征萬畝茶鄉月塘鎮,一壟壟茶樹鬱鬱蔥蔥,空氣中彌漫著淡淡茶香,茶園裏一派繁忙景象,為農民增收致富夯實基礎。儀征以月塘鎮為核心向外輻射,培育高標準茶葉示範種植基地,廣泛推廣新技術,建設新茶園、改造老茶園上千畝。通過與安徽農業大學、江蘇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等合作,成立儀征茶產業研究院,收集全國優異茶樹資源60多個,選育出中茶108、黃金芽、龍井43等適制新品種作為重點研究對象,進一步提升茶業質態。
好茶除了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更離不開科技的支撐,擁有高品質的茶才能站穩市場。儀征制訂《綠楊春茶茶葉加工技術規程》《綠楊春茶標準園建設規範》《揚州紅茶團體標準》等細則,建立“儀征綠楊春茶”標誌使用追溯與監管體系,實現源頭可賦碼、全程可追溯、數據可應用。引入數位化加工,積極探索“數位化茶業”模式,建成2條綠楊春茶數位化生產線,1條紅茶數位化生產線。培育高技能人才,有全國茶葉技術能手3名、省制茶大師6名、揚州制茶大師5名、非遺傳承人7名,茶葉名師工作室5家。
以茶為媒、以茶會友、以茶興業。2005年起,儀征連續多年舉辦“綠楊春早”茶文化旅遊推介、名茶評比、手工制茶大賽等活動,2024年4月,央視《新聞頻道》播發儀征春茶採摘熱鬧景象。同時,構建“地標公用品牌+核心區域品牌+企業品牌”儀征茶品牌體系,實行“綠楊春”“綠楊紅”兩條產品線並行發展,在揚州瘦西湖、大運河博物館內開設綠楊春主題新茶飲文創體驗店,進一步提升儀征知名度和美譽度。
綠葉子不僅成為儀征群眾增收致富的“金葉子”,更折射出儀征經濟發展的勃勃生機。展望未來,儀征將繼續發揮“全國休閒農業重點縣”示範引領作用,結合省級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園建設,立足世博園、捺山地質公園、天樂湖旅遊度假區、紅山體育等景點,推動種茶、採茶、制茶的產業延伸,鼓勵“茶+農旅”“茶+研學”“茶+康養”產業融合,帶動“綠楊春”走出一條產業強、百姓富、生態美的綠色發展之路。
一粒果 “好生態”帶來“好產品”
盛夏時節,大批遊客慕名走進儀征的黑莓小鎮,挎著籃子入園採摘黑莓,摘下新鮮黑黝黝熟果輕咬一口,飽滿的汁水在口中爆開,裏面的籽粒細小且堅硬,口感甜中帶酸。黑莓小鎮作為國家級生態農場和全國農村創業園區,已成為全國聞名的黑莓文化交流中心,是儀征一張靚麗的產業名片。
黑莓富含大量的花青素、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高,被譽為水果屆的“黑鑽石”。黑莓原產於北美洲,儀征與原產地的氣候條件及土壤成分及其相似,所以黑莓能在儀征“安家”。儀征馬集鎮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用園區化理念謀劃特色農業產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生態體驗、休閒度假等新興業態,在儀征率先創成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之路。
經過多年培育,目前儀征黑莓種植面積已超萬畝,畝均產量近1000公斤,成為中國黑莓單體種植規模最大的區域。通過不斷探索與改良,黑莓品種已有30多個,開發出了黑莓原漿、原液、凍乾粉、果汁飲料等多系列優質產品,不僅在國內深受歡迎還遠銷國外市場,為世界各地帶去了黑莓的清甜美味。“儀征黑莓”被核准為國家地理標誌商標,成為有機農業領域的佼佼者。
隨著黑莓第一產業的壯大,黑莓深加工和黑莓文化旅遊為主導的二三產業相繼發展。儀征市馬集鎮精心建設黑莓文旅園、族譜園、精品採摘園、民宿示範區,打造黑莓灣廣場、四季花海等景觀節點,構建一站式民宿觀光、採摘體驗、休閒度假基地。依託良好硬體基礎,承接省級“蘇韻鄉情”品牌,連續舉辦7屆黑莓採摘節,年吸引遊客近50萬人次,力推儀征黑莓品牌走出揚州、邁向全省。
一粒小小的黑莓,在儀征煥發出黑珍珠般光芒,從一產“接二連三”成長為儀征現代農業的一棵“參天大樹”。對於黑莓小鎮的未來路徑,馬集鎮負責人表示,將以“黑莓種植做綠做大、黑莓深加工做特做強、黑莓旅遊做優做美”為目標,以專案帶動產業發展,以產業帶動地區發展,讓黑莓產業成為富民強鎮的新風景。
一輛車 “好勢頭”催生“好前景”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隨著露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房車銷量乘勢而起,儀征陳集鎮的房車露營產業獨領風騷。一輛房車、一頂帳篷、一塊幕布,燃起篝火、吃吃燒烤,夜晚躺在田野上仰望星空……近日,來自全國各地的車主們在陳集鎮房車露營基地紮營遊玩。“只有走出家門,才能感受旅途中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房車達人王續東不斷追尋“詩與遠方。”
2011年,江蘇衛航落戶儀征陳集鎮,2014年、2016年,羅曼斯特、揚州賽德先後抱團入駐,使儀征成為全國第二大房車製造基地。2020年開始,陳集鎮房車銷售數量每年占到全國房車銷售總量的近10%,即全國每十輛房車就有一輛“陳集製造”。2023年,陳集房車企業上牌房車1260輛,實現開票銷售近6.5億元。
房車銷售成功的背後不僅源於技術改良,更源於科技加持。輕量化是汽車產業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房車輕量化設計不僅可以降低汽車能耗,還能增加行車穩定性,提高車輛安全係數,深受消費者青睞。陳集鎮三家房車企業與國內高校汽車工程學院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就房車輕量化設計、低成本碳纖維複合零部件設計與製造等領域達成具體合作意向,進一步提升了房車市場競爭力。
一輛輛房車的引擎聲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最強音。目前,儀征共有房車露營地2家。揚州賽德·驛路亦家房車露營地位於陳集鎮孔雀山體育公園,占地面積300畝,是一座集娛樂、露營、房車文化交流等於一體的高標準房車露營示範基地,設有35個標準房車營位和10個標準營地車營位,獲得“中國十大房車露營地”稱號。衛航露營地在風嶺湖打造了千平露營基地,配有售後區、營地區、生活區和車友之家等,滿足不同車友需求。
“放眼未來,陳集鎮將圍繞打造10億元級的房車產業集群,以及長三角地區房車旅遊重要目的地,進一步統籌資源、發力奮進,把房車這張名片擦得更亮、叫得更響。”陳集鎮負責人表示,陳集鎮將健全完善房車產業鏈,結合特色田園鄉村、紅色旅遊景點、孔雀湖生態公園文旅專案等,從食、宿、遊、學等多方面提供沉浸式服務,滿足不同人群的露營需求,打造鄉村文旅新業態,形成鄉村振興新亮點。
串珠成鏈,以遊助興。在月塘品一盞綠楊春茶,在馬集嘗一粒飽滿多汁的黑莓果,在陳集感受房車露營的快樂……儀征持續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以具有一定規模的園區串點連線發展,優化產業結構,豐富文化內涵,擦亮農旅名片,在儀征農業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顏值、跑出新賽道、描繪新圖景。(巫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