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魅力扬州
为让世界读懂中国,更好地认识江苏、了解扬州,扬州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通过多渠道、多维度、多元化的方式,依托各类对外交往平台和重大涉外活动,让中国故事“深入人心”、让扬州故事“可感可亲”,在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上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有力推动了扬州故事的传播走出“华人圈”、扩大“朋友圈”、形成“世界圈”,有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传播新格局。
2024年,扬州不断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探索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国际传播路径,从外宣活动、品牌打造、媒体合作、民间交往等方面发力,努力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开放发展 拥抱世界
展示“机遇中国”发展魅力
“大家好,欢迎来到扬州国际友好交往展馆!”去年10月,扬州国际友好交往展馆迎来了来扬参加“扬州与厚木结好40周年庆祝活动”的日本友人。对于市外办的工作人员来说,这样的来访交流并不陌生。如何向外国友人讲好扬州高质量发展的故事,他们已经驾轻就熟。
2024年,我市抓住机会通过一系列经贸文化活动展示开放发展、拥抱世界的名城风采。去年下半年,“Go Jiangsu——外籍青年‘苏’游记”和“机遇中国——高质量发展江苏行”外媒访苏活动等活动走进扬州。从乡村体验现代农业发展到现代智能工厂感受城市的经济活力,再到博物馆探访传统非遗魅力,国际友人们深度体验了扬州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感受了“机遇中国”的发展魅力。“我深深地为扬州这座城市具有魅力的历史气息而着迷。在这里,我也感受到了蓬勃发展的跃动活力、美食、美景和智能化的工厂。”跟随“机遇中国——高质量发展江苏行”主题活动来扬的保加利亚《言论报》记者Tania Georgieva Glouhtcheva由衷感叹。现代与传统交相辉映的扬州,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透过扬州,国际友人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脉搏。
随着世界融合度日益加深,举办国际活动已成为向世界展现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去年10月17日,扬州携手中国——东盟中心成功举办了东盟——中日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圆桌对话会,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大使、马来西亚驻华大使诺曼、东帝汶驻华大使罗瑞,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盟各国和日韩驻华使领馆、商协会和企业代表80多人参加。
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会和“东亚文化之都”中日韩媒体及网络名人行活动……近年来,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随着一系列层级高、影响大的国际会议活动等在扬举办,千年古城以开放之姿迸发新活力。
一次次重大国际会议活动,一次次面对面的参访体验,一次次心与心的深入交流,扬州以开放、包容、友好的姿态,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透过“扬州故事”,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的无限魅力。
“顶流IP”链接世界
让“遂时而新”的“中国风”吹向海外
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扬州。在他所著的《马可·波罗游记》里说:“城甚广大,所属二十七城,皆良城也。此扬州城颇强盛,大汗十二男爵之一人驻此城中,盖此城曾被选为十二行省治所之一也。”跨越山海之远来到中国、来到扬州,马可·波罗开启了扬州与意大利友好交往历史序章,他所作的《马可·波罗游记》也向整个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之门。
2024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近年来,扬州也抓住契机,挖掘自身历史文化资源,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接轨世界,真正让世界“Find China in Yangzhou”。为纪念这位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扬州与意大利驻沪总领馆合作完成马可·波罗纪念馆提档升级,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中欧、中意经贸文化交流活动。
通过“国际名人”展现开放中国的故事还有很多。扬州,这座拥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扬州对外交往的历史星空中,鉴真、崔致远、普哈丁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他们有的是扬州与海外交往的先驱者,有的亲身经历了古代的“China Travel(中国游)”,他们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生动实践,也成为了扬州对外交往中面向世界的重要标识和重要资源。
为此,扬州在国际传播中积极挖掘这些历史著名人物故事,“用好这些‘超级历史红人’‘顶流IP’的故事,打好的四张‘名人牌’,在对外交往中赢得精神共鸣,让‘遂时而新’的‘中国风’吹向世界。”市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扩大鉴真在中日交往中的影响,扬州先后建成鉴真纪念馆、图书馆和佛学院。作为国内唯一以人命名的马拉松赛事,以“鉴真”为品牌核心元素,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成功举办了13年,已经是国际金标赛事。以鉴真为纽带,扬州先后与日本的唐津、厚木、奈良市结为友城。就在10月23日,扬州与厚木共同举办了“赓续友好·共创未来”扬州·厚木结好40周年庆祝活动,厚木市长和议长亲自率代表团35人来扬,开展经贸文化交流活动。
此外,被誉为“东国儒宗”“新罗文化圣人”,中韩友好交往的先行者崔致远,曾在扬州为官多年。2005年,外交部批准在扬建立崔致远纪念馆。目前“崔致远告由祭”已连续举办了23年,中日韩三国友城围棋赛成功举办了22届,崔致远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了3次。普哈丁于宋朝来到扬州生活了十年,最终安葬在了古运河畔。普哈丁是扬州通往海湾国家的一条特殊纽带。2018年,“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在扬州设立了全国首个外训基地,组织了7批180名阿拉伯国家官员来扬学习交流,扬州在阿拉伯国家的知名度迅速提升。2024年,由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中江国际人才发展有限公司和江苏省海事投资公司联合共建阿联酋(阿布扎比)政和研究院在中国-阿联酋(UAE)产能合作示范园正式揭牌,这也是阿联酋第一所“正和学院”,具有里程碑意义。
深入探寻城市历史,挖掘“城市IP”,从海外受众熟悉的扬州文化符号出发,源源不断地讲述城市与对外交往的故事,将千年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都市面貌完美结合。如紧紧围绕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做文章,持续打造“运河文化IP”品牌。在中国外文局2024年国际传播协同协作工作会上,扬州报送的《打造运河文化IP 讲好中国故事——扬州运河“金名片”的国际传播》从13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获得“2023年度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
借船出海 唱响全球
让中国故事“走出去”“走得远”
酒香也怕巷子深。
怎样借力媒体平台,提升国际传播声量?
伴随着汽笛声,去年6月数十万的海外网友通过海外社交媒体见证了“世界最大吨位海上移动化工厂之分段从扬州出江”,这是“Find China in Yangzhou(在扬州感知中国)”在“投资扬州”板块发布的视频。为了展现经济发展和产业亮点,这一国际传播新矩阵聚焦“产业科创名城”建设,设置“投资扬州”板块,发布招商信息、“613”产业、园区动态、明星企业及科技创新等信息,相关帖文合计阅读量超255万,互动量16万人次。
一句绿杨城郭是扬州、一碗扬州名菜文思豆腐、一件巧夺天工的玉雕……在烟火气中,它们成为了对外文化传播最生动的载体,打造了一张张深入人心的扬州名片,架起了全球网友与扬州互动的桥梁,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中国、了解扬州。
世界舞台很大,前所未有的全球化趋势,给更多城市提供了登台亮相的机遇。近年来,扬州创新打造了“Find China in Yangzhou”国际传播新媒体矩阵,覆盖Facebook,X(原Twitter)、Youtube、Instagram等四个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矩阵设置六大板块,发布扬州最新的经贸、文旅、外事、美食等信息,总阅读量破6500万,互动量近400万人次;2024年3月,参考智库与中外传播智库联合发布“中国城市海外社交媒体传播力指数(2024年1-2月号)”,扬州综合传播力排名第6,照片墙传播力排名第2,实力“圈粉”了一波海外大咖粉丝。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主席埃里克·索尔海姆也曾多次主动发布推特帖文,宣传推介扬州。
“人们往往习惯通过一座城市来认识一个国家,而扬州正在成为更多外国人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市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Find China in Yangzhou”国际传播新媒体矩阵,面向全球60多个国家进行发布,用国际视野、国际语言进行表达,通过英语、意大利语、法语、日语、韩语等多国语言讲述,用国际化的语言和方式传播“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扬州故事。
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在“Find China in Yangzhou”国际传播新媒体矩阵的评论回复中,也从他们的视角展现对扬州的新体验、新感受、新故事。
面向世界,扬州获得了更多的曝光度。借助“Find China in Yangzhou”海外矩阵,扬州“走出去”“走得远”,扬州故事也成为了推动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一条重要路径。
扬州发布记者 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