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新闻

從茅草房到現代化社區 廣東湛江華僑農場美麗蝶變 发布日期:2025/6/26 来源:國際日報 打印

  廣東湛江奮勇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幸福花園社區端午節期間粽香四溢,文藝匯演、公益市集、異國風情舞蹈與東南亞風味美食交織,眾多歸僑僑眷歡聲笑語,共同見證這個廣東省重要華僑農場的美麗蝶變。

  在活動現場,79歲的馬來西亞歸僑蔡永安格外引人注目。蔡永安告訴記者,1964年,時年18歲的他,帶著種香蕉的技藝從馬來西亞回到中國,在湛江奮勇華僑農場開啟新的人生。“剛回來的那段日子很艱苦,住的是茅草房,每月工資只有22元人民幣。現在住著敞亮樓房,每月退休金足夠安享晚年。”

  撫摸著幸福花園社區的單元門牌,蔡永安笑得開懷。這個建成於2015年的現代化社區,已安置歸僑家庭256套住房,配套幼稚園、醫療站、活動中心等設施,承載著三代歸僑的安居夢。

  而越南歸僑鄭玉珍的故事充滿時代印記。1978年,17歲的她跟著父母回到中國,成為奮勇華僑農場一名幼兒教師。鄭玉珍說:“國內養老醫療保險全覆蓋,我們過得更舒心。”

  據瞭解,湛江奮勇華僑農場創建於19528月,土地面積約4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約5700多人,以印尼、越南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歸僑僑眷為主。2013年,幾經更迭,湛江奮勇華僑農場更名為湛江奮勇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加掛廣東奮勇東盟產業園,成為廣東面向東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雨後晨光初綻,記者走進浸潤在薄霧裏的幸福花園社區,看到綠葉紅牆相映成趣,幾位銀髮老人拄著拐杖緩步走過石板路,他們時而駐足凝望遠處搖曳的梧桐,時而與相熟的鄰里輕聲交談。社區草坪上,幾只小鳥嘰嘰喳喳不停跳動,偶爾抬頭張望,繼而低頭覓食,畫面喧鬧而又靜謐。

  湛江奮勇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社會管理與僑務局負責人介紹,作為廣東知名華僑農場,該區的歸僑僑眷3343人,占全區總人口58%2015年啟動的棚改工程,建造了1407套安置房,配套商業、教育、康養等設施,使歸僑僑眷人均居住面積從不足10平方米提升至35平方米。通過“置換安置+政策兜底”模式,已實現歸僑僑眷住房保障率達100%

  該負責人說:“我們構建了危房置換解居住之憂、社保統籌保養老醫療、校企合作促就業創業、志願服務暖僑心‘四不愁’保障體系,目前正在推進的‘粵菜師傅’‘精准服務、協同發展’等惠民工程,今年已組織4場園區企業招聘會和7次就業培訓,先後幫助71名歸僑子女實現本地就業。”(中新社 梁盛 謝劍鋒)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