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新闻

一群“洋学生”向海外市场推广“中山制造” 发布日期:2025/7/15 来源:國際日報 打印

就读于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火炬职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AHMAT ABAKAR MAHAMAT,大家都习惯称他“小马”,来自非洲乍得共和国。近一年以来,他每周穿梭于火炬职院与古镇灯饰企业之间,一边学习,一边在灯饰企业实习。会七国语言的他,游刃有余地用不同语言录制产品视频,并认真回答海外客户问题。就在最近,小马还通过耐心而细致的服务接到订单,总额超过5万元。

作为火炬职院的首批“洋学生”,小马和其他同学正在进行海外贸易实践。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们表示了解中山制造的产品优势和特点后,更加看好中国市场,希望发挥自身语言、文化优势搭建桥梁,助力更多中山制造走向国际市场。

非洲留学生古镇卖灯,接到5万元订单

小马的校园生活是这样的:在学校学习中文和专业课理论知识;走出校园,到企业学做国际贸易。为了出行方便,他专门购置了电动车。到了位于古镇的中山市煾芭灯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煾芭灯饰”)展厅,他佩戴好麦克风,面对拍摄镜头,介绍最新款的灯饰照明产品。

面对客户的咨询,他表现得非常有耐心,认真将海外客户的需求拆解成尺寸、报价单。小马说,“每个询问背后都可能藏着大订单。”这是他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最近的客户正是他通过耐心而细致的回答争取来的。印度客户下了两期酒店照明产品订单,总额超过5万元。

煾芭灯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筑非常欣赏小马,目前公司主要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推广,他跟小马拍了很多介绍产品的短视频,他说:“留学生拥有语言优势并熟悉本国文化,能帮助灯饰厂家迅速、深入地融入非洲当地乃至更大的海外市场。”

小马说,他去过世界上很多国家,每到一个国家,会待一段时间学习当地语言,包括乍得共和国的主要语言法语与阿拉伯语,他目前已掌握7国语言。“在这里的实践,让我看到中国有很大的商机,外籍销售员可以把非洲、欧洲、美国等市场的客户和中国链接起来,达成共赢。”小马说,老板很信任他,期望将来扎根中国开展事业。

“洋学生”看好中国市场,期待搭建“出海”桥梁

小马是火炬职院海外留学生的代表。2024年3月,小马和其他几位外籍学生正式成为火炬职院三年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新生。目前,火炬职院共有9名留学生,其中5名来自乍得共和国、2名来自坦桑尼亚、2名来自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在商机,对中国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更有信心。来自委内瑞拉的Ricardo(中文名“小杜”),和弟弟同在火炬职院就读。目前,兄弟俩一边学习,一边在小榄镇协助对接外贸业务。他说,父亲曾经来过中国,感受到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尤其是看到广东中山制造业实力雄厚,于是决定和朋友合作,在小榄做国际贸易,并送他们来中山读书。“毕业后我会留在中山继续对接中国制造业市场,并寻求新的商机,把中国的产品卖到全世界。”小杜说。

幸运在学习了国际贸易知识后,敏锐地发现乍得当地客户对太阳能照明产品关注度极高,于是及时反馈给中山企业,帮助企业精准对接海外市场。幸运对记者表示,因为对中国的制造业和科技发展非常感兴趣,所以选择到中山深造。他说,短视频和网络直播传播速度快,形式生动,可以直观展现中国产品的质量、使用方法和性价比,如今非洲年轻人中对新媒体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这将是中国品牌进入非洲市场一个非常好的渠道,“希望我能利用了解非洲和中国两地文化的优势,做中非贸易的桥梁,把中国制造用非洲观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幸运说。(中山日报、中山+)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