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青島 - 國際日報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住青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5年山东两会,“新质生产力”是热度最高的关键词之一。参加省两会的住青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并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未来产业等方面作出系列部署,让我们更加有底气、有信心、有决心,塑强科技创新这一核心优势,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争当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排头兵’。”省人大代表,崂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克敏表示,崂山区将紧抓“青岛科创大走廊”建设契机,通过高能级平台牵引、产学研协同创新,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全力打造科创平台矩阵,增强源头创新能力,支持两个国创中心、太阳能光电转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号”机构高质量发展,推动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到340家,加快壮大引领性、差异化、协同型的实验室体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入实施“繁星计划”三年行动,着力构建“1+1+2”校地融合政策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链主”企业与驻区高校院所、专家智库共建“应用型、地方性、市场化”研发机构。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一体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加快打造基础更实、质态更优、创新力更强的“7+4+1”现代化产业体系。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作为中国制造业百强区,城阳区的产业结构从轨道交通“一业独大”,向绿色能源、集成电路、空天和低空等新兴产业领域不断拓展,形成了门类齐全、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以‘3+1’产业为重点,以细分产业赛道为突破口,加快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为经济大省‘走在前、挑大梁’夯实稳的基础、汇聚进的势能。”省人大代表,城阳区委副书记、区长殷连刚表示,下一步,城阳区将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建好用好哈工大(威海)青岛创新发展基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国创中心开展重大技术攻关,与康复大学等高校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先发展先导产业,聚焦先进封装等赛道,推进物元半导体等重点项目投产运营,引进集成电路产业链配套项目20个以上;增量扩容新兴产业,加快推动绿色能源、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稳产达产;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紧盯空天信息、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卫星互联网等新赛道,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一赛道一策”精准支持企业发展。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企业主体作用更突出,依托龙头企业建强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并对深化“人工智能+”行动提出明确要求。“海信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产品创新、提升用户体验、加快产业升级。自主研发电视行业首个AI大模型星海大模型,并已在海信全品类产品中应用。”省人大代表、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CEO于芝涛建议,发挥山东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优势,以家电、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大人工智能投入,统筹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落地,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即发集团是纺织服装行业的老牌企业,近年来企业研发新型纤维材料,创新无水染色产业化技术,推动集成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先进技术的智能化生产线升级,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省人大代表、即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为东认为,纺织服装行业等传统优势产业,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推动生产制造向智能化、个性化转变,产品供给向品牌化、高端化转变,产业生态向绿色化、融合化转变。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传统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入,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面向重点领域实施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海外英才、青年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育行动。”省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刘永红十分关注科技人才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人才的招引与培养。他建议,加大对高校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水平学科专业的支持力度,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同时,建设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平台,推进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我省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佳旎)
青岛日报2025年1月22日2版